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现场交流会在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
2017年4月11日,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南京市教研室和高淳区教育局协办的“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现场交流会”在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成功举办。此次现场会以“深化特色建设推进城乡一体植根乡土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分“老街文化基地体验”、“老街文化课堂体验”、“老街文化专业体验”三个专场进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基教处处长马斌,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副巡视员杨林国、初教处处长戴兴海,南京市教研室主任严必友、副主任陆静,高淳区副区长袁建华,区政府办副主任、外办主任陈乐平,高淳区教育局局长张培成、党工委书记韩华平、副局长芮四保、调研员王桂木,老街管委会副主任王秀珍,特邀专家江苏省教科院张晓东博士、《江苏教育》副主编蒋保华、南京市教科所原副所长宋宁出席会议。来自全市各区教育局领导和校长共计18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现场会特邀江苏教育台、江苏公共频道、南京新闻综合频道、江苏教育报、东方卫报和龙虎网等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
“老街文化基地体验”专场,与会人员在高淳老街戏台观看了主题为“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家国情怀润泽生命成长”学校老街文化建设成果展演。孩子们虽显稚嫩,但充满灵动的演出诠释了对高淳方言童谣戏曲、跳五猖、舞龙灯等本土特色文化的理解。在学校课程基地高淳老街非遗馆,20个老街文化少儿社团的150多名学生在非遗展台前进行颂春、唱戏、扎塑、做老虎鞋等实践体验,充分感受着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老街文化课堂体验”专场,呈现了八节富有淳朴风、乡土味的本真课堂。尽管教学内容上表达的是缕缕乡情、熠熠乡艺、甜甜乡曲、纯纯乡音、浓浓乡俗、悠悠乡史、醇醇乡味等不同主题;呈现形式上是学科融合、学科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等不同课型,但指向的都是以儿童成长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彰显学校“寻根”特色课程文化理念。
“老街文化专业体验”专场,由南京市教研室主任严必友主持。高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建华致欢迎辞;接着,观摩了“寻根:淳质儿童的发现之旅”学校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主题沙龙,观看了高淳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宣传短片——《从泥土中生长出校园文化》;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张生为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南京市特色文化建设示范校”授牌。
在专家点评阶段,江苏省教科院张晓东博士从“立意”“扎根”“生态”三个关键词阐述了文化核心是价值、是浸染、是全育的过程,需要实践转化。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办的是有根的教育,培育的是家国情怀和带得走的乡愁。良好文化生态以及教育共同体建设是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亮点,随之带来的是教育观、价值观、儿童观的改变。
接下来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视员杨林国对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现场会的表现作了高度评价,并从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学校内涵进一步提升,特色课程百花齐放三方面对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对特色文化建设中需要厘清的“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三个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准确把握特色文化建设目的,为了儿童个性发展、充分发展,追求和而不同的办学特色,必须始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
最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讲话。他指出,位于南京市后花园的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今天春意盎然,学校充分发掘校本优势,借地域之气,显教育本质,办适性教育,引领孩子多元发展。同时他从五个方面提出希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以儿童幸福成长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坚持全员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坚持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
高淳区把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淳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努力做到“一校一品一特色”,同时,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示范引领、整体联动,目前,全区有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5个、区级项目5个,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作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学校,近年来,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通过建设有深度的物型课程、有融合度的特色课程、有温度的活动课程、有效度的多元评价、有广度的互联网﹢技术,凝炼出学校鲜明的特色课程文化。同时充分依托乡土文化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宗旨。作为首批南京市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淳溪中心小学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范围内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次现场会的召开必将对南京市区域范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城镇教育均衡发展和品质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