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微腐败 护好“养老钱”
整治微腐败 护好“养老钱”
“9月9日,大米支出95元,面粉支出176元,蔬菜、肉类支出733元……”打开徐州“阳光养老”监管平台,从老人被褥到油盐酱醋的支出,都可以在平台上看得清清楚楚。“过去靠会计一人管账,收入支出一支笔,现在平台全程留痕,敬老院所有收入开支全部上网接受监督,五保老人的生活有了更多保障。”睢宁县梁集镇敬老院院长郭亚说。
我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养老惠民资金能否真正发放到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省纪委监委紧盯高龄失能失独等困难老人的养老惠民资金发放,严查挤占伙食费、冒领尊老金、克扣生活补贴等问题,推动将相关资金纳入“阳光惠民”系统强化监管,确保阳光透明、公开公正。
敬老院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港湾,而一些工作人员却在敬老院生活所需的米、油、肉、小菜及日常用品中“打擦边球”,以“雁过拔毛”式“微腐败”侵占养老惠民资金。
睢宁县梁集镇民政办原主任、敬老院原院长姚彬套取敬老院资金,铜山区单集镇中心敬老院原院长王思勇贪污、挪用敬老院资金,沛县朱寨镇敬老院原会计高哲贪污敬老院资金……针对一些农村敬老院财务混乱、监管缺位、案件多发等问题,徐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农村敬老院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斩断伸向养老钱的“黑手”。
能否及时、精准、足额发放尊老金,直接关系到高龄老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南京市鼓楼区纪委监委开展养老机构补贴发放专项监督时,却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居民向某2020年1月死亡后,仍从社区“领”了16个月共计3600元的高龄补贴。这背后,是社区副书记洪某怠于履行审核职责。今年4月,洪某因不正确履职受到政务警告处分。鼓楼区纪委监委通过专项监督,共发现政策执行有偏差、多领冒领养老补贴等6类问题,追回超发资金70万余元,补发少发补贴27万余元。
要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报表中发现“微腐败”的蛛丝马迹,并不是件容易事。记者注意到,多地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从数据中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研究对策,提高监督执纪精准度。南通市海门区纪委监委调取2019年以来区民政局尊老金发放明细、公安局年满80周岁老人户籍信息和疾控中心死亡人口数据,对2019年以来5万余名80周岁以上老人的尊老金发放情况进行数据比对,梳理出向死亡人员持续发放、多地重复领取等451条疑似多发尊老金的问题线索。对户籍在册、符合条件的老人进行查漏补缺,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将430余名漏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养老惠民资金截留克扣、冒领骗取等现象背后,往往暴露出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各地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紧密等问题。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化监督执纪的同时,注重堵塞制度漏洞,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督促民政部门提升养老机构信息化监管水平,确保养老惠民资金“精准滴灌”。
结合养老惠民资金发放使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东海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督促民政局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摸清2016年以来各项养老惠民资金在发放、使用、管理等环节的基本情况、项目安排、服务人数等底数,聚焦特困供养资金、居家服务资金、尊老金发放、养老服务补贴4方面20条内容,通过乡镇自查、聘请第三方核查,将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治。常州市武进区纪委监委督促民政系统规范发放流程、优化审核机制,将尊老金发放情况核查从“每半年一次”调整为“每季度一次”,推动大数据、公安、人社、财政等部门衔接,实现数据比对、检测预警动态监测,今年1月至8月共精准发放尊老金966.98万元。(记者 顾敏)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