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四十年⑤丨共享:我与医疗那些事儿(点视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给人民更好的生活,就要在医疗、教育、就业、扶贫、食品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而在全民医保时代,高质量的健康红利是共享发展理念最好的注解。
今天,我们聚焦“共享” ,跟随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曹铁民和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12320管理科副科长管世俊走近医疗,感受改革开放给江苏百姓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我教“洋徒弟”学针灸
曹铁民 :这张照片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外国的留学生到我们医院来学习针灸。我们医院是国际针灸培训基地,这两个是爱尔兰的学生,这个是我,当时比较年轻。
中医针灸是我们的国宝,世界各地的学员都到中国来,到南京,到我们医院来学习针灸技术。
曹铁民 :我1987年刚毕业的时候,其实医院医疗条件各方面不是很先进。但是通过这么多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全民医保政策的落实,让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江苏省人民医院患者 :这边自动取药的机器很快,只要一分钟,比较节省人工,效率高也不会出错。
江苏省人民医院气动物流项目经理姚春雨 :省人民医院现在上了一套快速系统,比平时的效率提高了36倍左右。以前从1号楼到10号楼,人工送的话高峰期可能要半个小时。现在使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之后,最快能达到4分钟完成发送任务。
“线上预约挂号”告别排队跑腿
管世俊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公共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我们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的融合。12320卫生热线作为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我们江苏智慧医疗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管世俊 :目前在宁的58家医疗机构,已接入到南京市公共健康服务平台中,向市民提供预约挂号、医检报告查询等相关服务。通过这样的一些信息技术以及便民服务的内容,改变了传统就医的流程和模式,使我们市民减少了跑腿、跑路的环节,实现了患者的精准就医。
同期声 :决胜全面小康,共享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40年,在新华日报的报道中,“医保”一词共出现6400次。2004年1月6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一次在新华日报中出现。随后的5000多天里,仅其缩写版“新农合”一词就出现1600次。平均约3.15天出现一次。
而从2019年起,江苏将实施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新农合”又将成历史。
江苏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这些年来,“养老”一词在新华日报共出现15643次。2018年10月,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一份权威报告显示,老年人口平均寿命“更加长寿”,2017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平均去世年龄为79.25岁。
共享与民生紧密相连,通过大数据统计,我们还发现这些词与共享有关:
“民生”共出现49865次,“幸福”共出现42993次,“就业”共出现61292次。
(注: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30日)
出品人:双传学
总监制:庄传伟
监制:陈炳山
策划:田梅
统筹:孔德信 包闻军
文案:樊玉立 纪树霞 周莉娜
拍摄:郑诚 潘海兵 张琦
剪辑:张琦
特效:郑诚 陶蓉 袁宇韬
解说:董双
检校:韦伟
数据提供:江苏省统计局 新华报业版权中心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