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勤监敢管精益求精把好农产品安全“关”

29.12.2014  13:11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农业部的悉心指导下,近年来,江苏省农委不辱使命、牢记嘱托,为了“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深入、认真地在全省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履行部门职责,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产蔬菜农药残留及畜禽产品药物违禁物省级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分别达98.5%、99.8%;全省“三品”累计有效数超过1.7万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自农业部2012年开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以来,江苏省农委连续2年评为全国优秀单位第一名,荣获“全国农业先进集体”称号。在工作中,江苏省以量化考核管理为总抓手,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两道关口,不断提升基层能力,规范监管行为,创新监管手段,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省在充实完善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基层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切实从生产源头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创新基层监管模式。省农委要求全省乡镇在摸清监管对象的基础上,对监管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明确监管重点及任务,全面推行“三定一考核”(定对象、定人员、定任务,年底考核)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实现监管工作全覆盖。二是健全监管机构及队伍。截至2011年底,全省所有涉农乡镇都经当地编制部门批准成立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站(所),每个乡镇有2-3名专(兼)职农产品监管员,全省137个省级“菜篮子”工程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所在乡镇还都明确了村级协管员。三是完善基层监管条件。2012年以来,江苏省级财政共下达1.34亿元补助资金,用于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着力提升乡镇监管能力。目前全省所有涉农乡镇基本上都已配备有1-2套快速检测设备,有条件的乡镇还配备了监管巡查车等交通工具。
        以信息化为导向装备能力建设树全国标杆
        强化农产品质检机构和检测能力建设,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力技术支撑。江苏省政府专门下发通知对全省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省农委还组织制定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建立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我省在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据统计,近年来江苏省级财政共安排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各级地方财政共落实建设资金近1亿元。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质检机构,现有专业检测人员500多人,配置精密仪器4000多台(套)。全省已有50多家农产品质检中心通过省农产品质检机构资格认定和计量认证,具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检测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政府监管力量相对不足,为此,江苏省自2013年启动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工程建设。一方面研发完成了面向生产者、消费者的“放心吃”联盟网。“放心吃”联盟网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为核心,对入网加盟企业,要求从产地环境、投入品采购、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到包装标识等各环节都能够实现追溯管理,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查询所购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以增加消费信心。已有在网生产经营单位220家,初步形成“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新型监管模式。另一方面,研发完成了面向监管部门使用的江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信息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该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定量检测数据联网共享,切实发挥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警作用,为各级农业部门实时了解其所辖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巡查、产品检测和宣传指导等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了便捷手段。
        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监管机制
        近年来,江苏省围绕农产品生产特性,从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资供应、生产过程控制等关键环节入手,努力实现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从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对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开展摸底调查。联合省财政厅出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意见,2014年新增省财政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用于农产品产地重金属监测,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二是对农业投入品强化源头监管。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模式,全面推进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全省农资连锁经营覆盖面达48%,会同省工商局建立统一农资经营档案制度;三是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试点全过程追溯管控。制定出台省级地方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规范》,抓住质量关键控制点,规范信息采集管理,省财政还安排补助资金1600万元,对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的200家试点单位给予补助。四是引导发展安全优质品牌。近年来,江苏省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则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安排专项资金,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健全完善制度促进监管程序规范化领跑全国
        制度化、规范化是工作严谨程度的体现,为了严肃作风、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省农委一是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在确定基层具体巡查检查内容的基础上,还对监管巡查频次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县级监管机构开展全面巡查每年不少于6次,乡镇每年不少于12次。二是完善风险预警监测制度。江苏省自2005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以来,持续扩大监测品种、范围和频次。目前,省级年定量监测农产品达3万多个,生猪“瘦肉精”快检28万批次。监测范围覆盖全省13个省辖市和67个涉农县市区。2014年又增加8万批次牛羊肉“瘦肉精”快检,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三是推行“检打联动”机制。近年来,江苏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不断加大执法抽查力度,相继开展了例行监测跟进监督抽查、重大节日前夕的重点时段监督抽查和“三品”获证产品监督抽查等,切实加大对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2014年省级共监督抽查各类农产品1700批次。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将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量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进行绩效考核,这是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手段。从2011年起,我委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量化绩效考核管理,年初,围绕本年度重点工作,科学制定当年绩效考评办法。年末,由省里统一组织市县交叉互评,考评前对参与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打分标准,真正做到阳光考核。并且实行考核结果与奖励资金和项目安排“双挂钩”。三年来,省级共下达奖励资金1.1亿元。通过绩效考评推动监管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为了全省人民的嘱托,江苏省农委近年来不断创新改革、强抓敢管,誓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