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矫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2.04.2016  09: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之规定,依据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在缓刑期间,对你依法实施社区矫正。现向你宣告以下事项……

 

  近日,陕西省大荔县社区矫正中心宣告室内,县司法局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对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集中入矫宣告。

  渭南市司法局局长李俊杰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渭南社区矫正工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2012年9月,在省内率先成立社区矫正工作局,10个县(市、区)全部落实了机构和人员,128个司法所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全覆盖。截至2015年底,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969人,累计解除矫正2031人,重新犯罪率始终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箍紧“电子围墙” 

  2013年6月,渭南市临渭区社区矫正中心挂牌。这是陕西省最早经编办批准的县级社区矫正中心。

  2014年1月,渭南建成陕西首家集教育、管理、帮扶为一体的市级社区矫正中心。标准化的社区矫正中心设置了报到大厅、宣告室、GPS定位监控室、心理咨询室等7个功能室,形成了集窗口报到、中心宣告、测试评估、监控指挥、集中教育为一体的“一站式、门诊式”工作流程。

  为提升入矫宣告效果,渭南将由乡镇司法所进行分散入矫宣告,转化为由县级社区矫正中心举行,并邀请公、检、法联合定期集中宣告。

  渭南在全省率先成立以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公检法驻中心办公机制,有效解决了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建议收监、追逃等执法难题。建立社区服刑人员量化考核制度《社区服刑人员量化考核手册》,将社区服刑人员的定期报告、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考核指标量化,形成规范有序的“日定位、周汇报、月教育、季考核、年奖惩”监管模式。

  在白水县社区矫正中心定位监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几下鼠标,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所处位置和近期活动轨迹就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该中心主任王长利告诉记者:“通过GPS手机对服刑人员实行定位监控,可以准确掌握他们的活动轨迹,一旦越界,系统就会响起警报,同时给定位手机发送警告信息,犹如给社区服刑人员设了一道电子围墙,将他们牢牢控制在监管视线之内。

 

                                                教育矫治有方法 

  如何将曾经误入歧途的特殊人群教育改造好?渭南市司法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教育矫治方法。

  方法一:把脉问诊,找准病因。对新报到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入矫谈话,把握其性格特点;报到时统一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动态;入矫后实地走访,熟悉其生活环境。通过“问、闻、测”,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有针对性地成立矫正小组,制定相应矫正方案。

  方法二:对症下药,首治其心。聘请卫生、教育、监狱等部门的心理咨询师组建专业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队伍,依托社区矫正中心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建立医疗档案,治疗方案、跟踪施治,从思想源头驱邪扶正,掐断恶源。

  方法三:营造氛围,注重环境熏陶。在社区服刑人员中深入开展“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引导他们撰写善行日记,实践善行善举,培育良好矫正土壤。

  方法四:大胆创新,探索集中教育模式。率先在全省试行新入矫人员首次集中教育,即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对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封闭式、军事化教育培训,增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认同感。依托社会教育培训力量,邀请高校教授、知名学者、律师、心理咨询师组建专业教学队伍,反复研究教学目标,精心设置课程安排,打造了法治教育、传统文化、心理教育、警示教育、技能培训五门精品课程。根据教学反馈,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全年共开展3期集中教育培训,参训学员521人。

 

                                        一对一精准帮扶 

  大荔县社区服刑人员张某今年20岁,现在是县产业园区一家企业的电工。“以前因为服过刑,找工作四处碰壁,后来在司法局的帮助下,在渭南免费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完后还给我安排了现在的工作,我很感激!

  张某得益于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精准帮扶”。在社区矫正帮扶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渭南市司法局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了以宣传政策引导、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支持、推广成功典型为内容的“精准帮扶”模式。

  所谓“精准帮扶”,就是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引导有意向的服刑人员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就业需求的服刑人员成立专门帮扶小组,研究解决创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行一对一帮扶。宣传就业、创业的成功典型,在社区服刑人员中营造想就业、能就业、敢创业的社会氛围。

  技能培训和安置帮扶两个基地建设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精准帮扶”的基础。2014年1月,渭南市司法局成立了为社区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帮扶基地——渭南市新航驿站,标志着特殊人群“雨露行动”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依托工业、产业园区建立安置帮扶基地,与园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办法,对就业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对接收辖区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的园区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和税收优惠,调动企业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渭南市已建立“技能培训基地”10家,“新航中途之家”14个,培训人员8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