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排名将超过住房成“新刚需”

29.12.2015  16:37

  《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昨发布,南京人信心居13城市之首

    

  昨日上午,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首次面向全国发布《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民众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为56.68,2016年预期经济信心指数为65.72,意味着,民众对于明年经济呈现乐观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民众消费趋向数据显示,教育消费已替代房子、车子,渐成百姓的“新刚需”,其中,南京市民对于教育投资在13座城市中最舍得“掏银子”。

  民众对经济

  有没有信心?

  整体乐观

  对猴年信心更高

  昨日,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权威发布的《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正式出炉。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是由数十名专家学者历经数月对线上线下大数据进行调查研究的年度重磅成果。该份报告是通过对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13座城市城乡居民,在国家经济发展、就业形势、个人收入、消费意愿等四大方面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评价进行调查分析而得来。

  数据显示,民众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为56.68,其中,民众对当前经济信心指数为47.64,而对2016年的预期经济信心指数则达到了65.7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闵学勤教授表示,经济信心指数的数值大于50,即表明调查对象对经济形势趋于有信心,数值越高,显示信心越强。而从目前这个数据看,中国民众经济信心呈现乐观态势。

  闵学勤教授指出,人们对猴年预期经济信心是更为乐观的。据悉,受GDP增速下滑和经济走势低迷的影响,中国民众对当前经济信心指数仅为47.64,而对2016年的数据则达到了65.72。分析人士指出,基于2015年可能成为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开始自我革命和创新的一年,同时成为中国实体经济迈向“互联网+”的第一年,加之国家开始通过倡导“供给侧改革”,希望将落后的产能加速淘汰,以大量资本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可以相信中国改革和经济增长的信心并没有失去。

  南京人列13座城市榜首

  从总体经济信心指数看,南京人对于经济信心是13座城市最高的。研究者称,南京地区经济信心指数较高与多个因素有关。一是今年来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改善比较明显;二是也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会赞许效应,“该调查于南京进行,从事调查的又是南京大学的学生,南京市民不仅比较配合,也给出了相对乐观的估计。”相比而言,洛阳、铁岭与其他调查城市之间的差别,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两个传统工业和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女性比男性更看好经济

  报告显示,不论对当前还是对未来预期,女性的经济信心指数都要略高于男性。男性的指数为56.16,女性指数则在57.81。对此,专家分析说,女性经济信心指数略高,可能反映了女性对于经济态势本身的关注和敏感度相较男性略低,但也可能体现出两性间在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上有所差别。

  高学历者信心反而偏低

  从学历分层角度来看,中专学历程度的人对预期经济最有信心。而低学历、高学历的群体,对于经济信心相对来说偏低。对此,闵学勤教授指出,低学历者对个人经济状况并不满意,可能会影响对未来经济信心的判断;而高学历者虽然收入不低,但由于对经济过分在意和敏感,也会使得相关数据偏低。不过,该人士称,从总体来看,文化程度与经济信心指数之间的关系不算太明确。

  年轻人更乐观中年人偏低

  青少年和老年人对经济持乐观态度。如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两个阶段被访者对经济持较乐观的态度,相反,年龄处于30-39岁和40岁到49岁两个年龄阶段被访者对经济信心指数较低,尤其是处于40-49岁的这个群体。

  分析人士称,年长者信心指数较高,同这一群体或已经退出实际的经济生活领域,或与承担的生活压力较小、消费需求不再旺盛有关;中年人则因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信心指数相对较低。年轻一代指数较高,既可以解读为这一群体没有生活压力,也可以解释成年轻一代的信心满满才使得经济预示着积极的向好趋势。

  消费趋势

  教育趋势排名超房、车

  已成明年“新刚需

  在2016年,你会买什么商品或者会投资什么?《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有专门的章节对中国民众消费趋势作了剖析。5300位被访者的首选是日常消费,占比达到41.23%,这是刚性消费需求。第二位是教育,这仍然是大多数有孩子家庭的刚需,占31.51%。第三位是旅游,占比为28.38%,旅游将是明年中国人除了日常开支和教育外,最大的消费热点。值得注意的是,住房、汽车的消费仅在第五、第六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日常消费的比例逐渐缩小。一线城市的日常消费比例仅为36.7%,而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分别为40.6%和46.2%,内部比较来看,不论城市规模如何,日常消费都是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二线城市的教育、旅游消费基本持平。一线城市的旅游消费多于教育消费,而三线城市刚好相反,教育消费多于旅游消费。

  特点一:

  南京人对教育最舍得“掏银子

  越来越多有孩子的家庭都会利用周末,将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学习,一些家长为了期待孩子更快成才,更是将孩子的课程表安排得满满的。不少人也喊出,投资教育是回报率最高的。因此,一些上班族为了能让自己有晋升空间,获得更高的收入,也会上个MBA或EMBA,读一流的国内大学MBA班至少得花数十万元甚至二三十万。

  调查报告显示,南京人对教育投资最舍得“掏银子”。和北京、上海人将多数资金准备用在外出旅游不同,南京人则相对教育投资更多选择。13个城市中,南京人投资教育比例是最大的,高于深圳、上海、成都。

  特点二:

  中产阶层消费趋向旅游占首位

  报告显示,明年中产阶层有强劲消费趋向的首位是旅游,这一消费倾向甚至已经超过了日常消费和教育消费。中产阶层消费选择其次在于教育,而低收入群体首选的日常消费在中产群体中仅处于第三位消费支出。中产群体明年对住房的购买欲求比普通大众仅上升一位,排到第四位,而汽车排在比较靠后的第六位。

  超过60%的低收入群体认为自己明年的主要消费在于日常开支。除去日常和教育这两项刚性消费外,低收入群体将储蓄放在了第三位,可见他们的消费倾向偏于保守。汽车和住房这两类大宗商品并没有占很大的比例。李婷婷记者黄阳阳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