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阜宁为城乡孩子奠基美好未来
近几年来,阜宁县坚持教育优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落实规划优先、投入优先、人才优先、保障优先,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全县义务教育步入了规范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巩固率99.78%;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97%。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均在97%以上。
举全县之力,
打响均衡创建攻坚战
2010年起,阜宁将教育作为“八有”民生实事之首,积极实施“学有优教”工程,加强学校建设,改善设施设备,全县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底,各镇区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全面建成,县城义务教育资源整合顺利完成。2012年,全面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经过努力,2013年顺利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县,全县义务教育在资源配置、队伍建设、质量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实现了基本均衡。
成绩令人振奋,但阜宁的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水平、教育装备等方面仍有不足,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有不平衡现象。
不足就是鞭策,差距就是动力。近两年,阜宁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作为重点工作,发起创建攻坚之战。全县成立创建工作组织,明确责任,制定措施,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教育一线进行调研,查找不足,落实整改。县分管领导亲自抓重点工程建设,按时序进行督查。县财政部门克服困难,落实资金,全力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县住建、国土、质监等部门主动加强服务,做好规划、审批、监管等工作,并对教育建设规费进行了减半或全免。县教育局对照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标准,逐项查补,逐校完善;整个教育系统从干部到群众,从校长到教师,全部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之战。
聚全县之财,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均衡发展,需要巨大的投入。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无论财政多么困难,也要保障教育经费的“三增长两提高”,这是阜宁始终坚持的原则;人口大县既要办大教育,更要办好教育,这是阜宁始终坚持的信念。
近几年,阜宁先后投入8亿元,用于各镇区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以及村小改造出新和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建设;投入5亿元改造提升老城区学校,建成了县实验初中上海路校区和苏州路校区、县实验小学苏州路校区、阜师附小香港路校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均衡创建,一幢幢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整洁、优美的校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阜宁城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漂亮的学校还须配上现代化教育装备。在筹集巨资建设学校的同时,县财政专项投入2亿元,全面实施教育装备现代化提升工程: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部建成图书、实验、计算机及音体美功能教室,配备达到或超过省Ⅱ类标准;运动场地基本塑胶化,体育器材完全满足师生活动需求;多媒体逐步普及并广泛运用,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经过努力,阜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校园环境一样美、办学设施一样全、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无论初中还是小学,一座座校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风格现代。徜徉其间,令人流连忘返。现在,即便是在最偏远的村小,孩子们一样可以在图书室里潜心阅读,一样可以在实验室里孜孜探索,一样可以在互联网上尽情遨游。
集全县之智,
不断推进内涵发展
阜宁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届县委县政府均把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要调研教育工作3-5次,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县人大、县政协每年都把教育工作作为重要议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积极建言献策,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大好环境。
教育均衡,师资提升和均衡至关重要。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方式,突出师资均衡,是阜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想方设法解决农村师资薄弱难题。全县每年招录新教师200名左右,主要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名师建设工程,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实现每所学校都有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积极探索教师流动方式,采取城乡教师青蓝结对、农村新教师进城顶岗培养和农村学校紧缺学科兼职教师转岗培训等办法,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教育部以简报形式推介了这一做法。
为彻底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阜宁较早实施集团化办学策略。2010年起,在县城组建四大教育集团,同一集团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教师实行抓阄派位,有效促进了县城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同时,以县城学校为龙头,成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所有学生无需择校,全部就近入学。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阜宁教育致力于精细管理,坚持打造自己的教育特色。打造听课特色,开展点录评课,以校长听课带动教师听课,以全员听课促进课堂效益提升,听评并举,成为质量管理的有力抓手。打造健康管理特色,深入实施体艺“2+1”项目,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严格食宿管理,保证学生伙食质量和充足睡眠。
2014年以来,阜宁教育实施“1+5+6”工作思路,唱响了全县教育深化改革之歌:“一个主题”,即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五位一体”,即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六项突破”,即主攻双语阅读、学法优化、体艺教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名师建设工程、“三结合”教育等六项重点工作,全力谋求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如今,阜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态势喜人:农村学生英语发音和城里孩子一样标准,农村学校音乐课堂一样会传出悠扬琴声,农村学生的体育课与城里一样精彩。
汇全县之爱,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推进教育公平,阜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几年前,县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文件,完善义务教育招生方案,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公办学校平等吸纳,并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建立起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制。教育系统聘请“五老”、“春蕾妈妈”、“彩云妈妈”和教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教对子,真情关爱、真心帮扶。近三年,全县大力实施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开放,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义务教育学业,2014年起,阜宁将贫困学生补助纳入全县困难群体托底救助体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和残疾儿童不因贫、因残失学。当年春季学期,受资助的学生7000多人,资助总金额400多万元。
如今,阜宁城乡的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着教育公平的阳光。“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成功,让每一位教师得到最优的发展,让每一所学校办出最亮的特色,让百万人民为阜宁教育而自豪”,已成为阜宁教育新愿景及阜宁教育新一轮腾飞的有力翅膀。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