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夫妻档,无悔无怨的坚守
昨天是第31个教师节。在我市教育战线,有不少对教师夫妻,他们在工作中互相促进,在生活中互敬互爱。记者特地采访了四对“夫妻档”教师,感受他们坚守教育领域的那份执着。
陈红卫、于金美:坚守一线岗位30年
这两天,市一中高级教师陈红卫每天晚上下班后,总会抽空陪妻子散会儿步,过去的六年时间,他连续奋斗在高三第一线,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兼班主任,工作量很大,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今年,他执教高一,业余时间多了些,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他给了妻子最好的礼物——陪伴。
陈红卫已经在教育一线工作30余年,有着28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因为班级管理的风格别具一格,特别是转化后进生工作卓有成效,他得到同事们的赞许和推崇,也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和信赖。他执教的高三班级,高考成绩连创佳绩,2010届上线人数达44人,2011届一本上线人数20人,2014届上线人数也名列前茅。
2012年,班级里有位男生非常叛逆,高二学期多次逃学,迷恋游戏不能自拔,家长束手无策。陈红卫仔细观察,发现这个男生爱好物理实验,就鼓励他参加物理奥赛班,把他的注意力从游戏中转移出来,高考时,这名男生考入了苏州大学物理系。
陈红卫的妻子于金美是侯河幼儿园副园长,迄今已在侯河幼儿园耕耘了30个春秋。从教以来,她始终对幼儿关怀备至,获得幼教高级职称,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侯河幼儿园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一些孩子家庭条件较为拮据,衣服破旧、不合身,她总会向亲友收集一些衣服,带给这些孩子。
因为两人同岁,又同在教育一线工作,这对夫妻非常恩爱,经常会在网上贴出一同出游的照片。昨天是教师节,两人又在QQ上“秀”了一把,引来同事们的“羡慕妒忌”,学生们也纷纷点赞,不少学生给出自己的祝福“希望老师和师母身体健康,永远恩爱”“祝老师和师母甜甜蜜蜜”。 (秦洁)
黄圣贤、薄秋芬:支持儿媳到农村任教
黄圣贤、薄秋芬夫妇在教育系统工作了30多年,其中很多年待在农村小学。
薄秋芬1964年从靖江市农校毕业,曾当过代课教师,先后在红光中心小学、解放小学、民丰小学、永红小学、长里小学等多所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后来农村小学撤并,她才调到城北小学任教直至退休。
刚刚参加工作时,学校老师都住在学校。薄秋芬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作文,一直要到晚上9:30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她在红光教书时,还要带年幼的儿子,丈夫黄圣贤在长里上班。当时汽车是稀罕物,连自行车也不多见,周六放假后,薄秋芬常常从红光步行到长里,和丈夫团聚。几年后,薄秋芬才调到了长里小学。作为双职工,他们把学校当作家,每年除了过年的几天回到位于靖城街道西郊村的老家,其他时间都留在学校。
平时,夫妻俩经常探讨交流教学工作。黄圣贤原来也教过语文,后来在教委、长里小学总务处工作。那时候,学生一周要写一篇大作,两篇小作,他们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认真点评,黄圣贤还经常帮妻子批作文,写评语。暑假期间,薄老师也不闲着,她冒着酷热,在学校免费帮成绩差的学生补课,重点针对写作进行强化训练。“写作是‘水磨功夫’,一时半会儿是补不上来的,小学时就必须打好基础。”薄秋芬说,当时就想着帮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各校评比中不落后,自己吃点苦也心甘情愿。功夫不负有心人,薄秋芬带过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夫妻俩现在虽然退休了,但他们依然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薄秋芬的儿媳支亚萍原来在城北小学教语文,今年开学前,支老师准备到农村学校任教,征求他们的意见。听说儿媳要到农村学校锻炼,夫妻俩很支持,让儿媳不用操心家里的事。他们认为,农村学校的条件不如城里,到农村学校任教,可以带动农村学校的年轻教师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
(何旭耘)
王岭松、王佳珩:“缘分让我们扎根靖江”
在斜桥中学有一对教师夫妻王岭松、王佳珩,他们都来自黑龙江省,两人在大学时期是同班同学,深厚的感情让他们携手来到我市斜桥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从此扎根靖江共育桃李。
王岭松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人,王佳珩生长在哈尔滨,两人都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成绩都很优异,都是学生会干部,志同道合的他们在大三走到了一起。2007年,他们大四那年,很多学生恋人因为所找的工作单位在两地而劳燕分飞,他俩始终坚守他们的爱情,不计待遇,婉拒了上海等城市一些学校的橄榄枝,只因这些学校只能给一个数学教师名额。大四下学期,我市教育部门到哈师大引进人才,斜桥中学正好有两个高中数学教师名额,王岭松、王佳珩共同选择了斜桥中学。“斜桥中学让我们如愿相守在一起,这是我们与斜中的缘分。”王岭松说。
刚来到靖江的日子,气候等原因让王岭松、王佳珩有些不适应,但是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的关怀,和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让他们备感温暖,夫妻俩克服困难、相互扶持,逐渐适应了靖江的生活,教学成绩也得到公认。王岭松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比较忙碌,在学生晚自习后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不做班主任的王佳珩便承担了家务和照顾丈夫生活的担子,让王岭松毫无后顾之忧。
他们说,同当教师的好处,就是能一辈子共享当教师的幸福。平时,夫妻俩在一起交流数学教学工作、分享教书育人的乐趣。学生们大学期间寒暑假回靖来看望他们,邀请两位老师参加婚礼,把他们当成朋友,这让两人最开心。 (蒋文洁)
鞠杰、夏颖:播撒爱心的“支教夫妻”
“批作业时看到了孩子们夹在作业本里的祝福,让我挺意外的,很感动。”昨天上午,季市初中初二(3)班物理老师鞠杰收获了一张学生自制的节日贺卡,孩子真挚纯真的感谢,给他辛苦的支教生涯抹上一层亮色。平日的教学中,鞠杰对留守儿童、贫困学子投入了很多精力。
鞠杰今年37岁,自2000年到实验学校任教以来,他曾先后到盐城阜宁、新疆伊犁支教。2008年,得知有“千校万师”支教工程,鞠杰便到盐城阜宁支教。2012年,我市教育系统在全市范围内选拔援疆教师,鞠杰第一时间报名。同年8月,鞠杰和其他援疆老师赶往伊犁州昭苏县育英学校。在新疆,鞠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教师节。节日当天,学生们将自家的绿植送给他。“每位老师都收到很多绿植,大家都觉得礼物虽小,但情谊格外贵重。”鞠杰说。后来,鞠杰很快融入了新集体,一年半后,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新疆。2013年底,从新疆回靖的鞠杰被选派到季市中学支教锻炼。
鞠杰的妻子夏颖也是教师,原先在实验学校教小学英语。去年8月,她参加了“马洲322志愿支教行动”,走进西来镇土桥小学,将优质教育理念和方法传播到农村。上课后她发现,班级学生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在新的环境下,她认真琢磨,摸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鞠杰家离实验学校不远。如今,夫妻俩支教,一个在靖江的最北面,一个在最东边,每天只有晚上,一家人才会聚到一起。有人觉得选择支教就是自讨苦吃,而在他们看来,参加支教活动可以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让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