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班化教学成果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上分享
201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出基础教育领域41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417项获奖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缩影。
5月8日,由《人民教育》杂志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分享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以爱育爱”教学实践体系、东北师大附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所“多元化互动体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获奖成果经验。
小班教学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南京,“小班”走向了“小班化”,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所所长严必友在大会上以《激活“每一个”,迈向专业化的南京小班化教学》为主题,介绍了南京市近年来以“幸福每一个”为价值引领,从小班化教学的潜在优势出发,以多元化活动体验教学为主要策略和方式所建构起的小班化理论主张与实践体系。他指出,南京市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更加强调以丰富多元的教学方略适切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加强调以活动化体验教学作为体现个性化教学的主要方式。南京的小班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着力解决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度较为突出的形式上“小班”,实质上“大班”的问题,通过整体系统的教学方式改革,发挥班额优势,更好地实践“个性化”教育理念,突出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在报告中,严主任解析了南京市小班化教学的主要实践框架:一是,从“核心精神——三大原则——特质追求——规范引领——策略实施”的角度进行小班化教学的顶层设计,引领全市近180所高中、初中、小学的小班化教学创新;二是,着重研发小班教学策略,探索了小班的课程发展样式、差异化教学样式、协同教学样式、探究学习样式和合作学习样式,形成了大单元整合教学、四色学习单、组元教学、知识建构学习等小班化课程、教学的典型策略,明确了小班学校教学改进和策略研发的方向和方法,激发了全市小班学校丰富的校本化创新;三是,构建了南京小班化教学的制度体系,包括小班化教学规程、课程指导纲要、环境指导纲要等,保障了小班教学的优势从应然走向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