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和养生,中医两法宝
开栏的话:对于中医,有人笃信其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有人不屑地斥其“不靠谱”。在多年从事中医的院长们眼中,中医学包含着很多优秀的理论和技术,只是因为缺少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才使其发展受阻,甚至引发偏见。为此,本版特开设“中医院院长访谈”栏目,请他们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发表关于当前中医药发展的见解。
《生命时报》独家专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只有制定自己的标准,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中医才会有大发展
治急症比治慢病更有经验
中医作为一门医学,从最初的产生到学术理论的成熟,再到近千年来的发展,基本都是围绕急诊和急重症而来的。认为中医只能治慢病、谈养生,其实是一种误解。
刘清泉指出,“慢郎中”的“慢”更侧重强调急病慢治,无论多急的病都要有序处理。事实上,中医治急症比治慢病更有经验。“医学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基本需求,中医也不例外。过去人们找大夫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出现了急症、重症,可能会要命;二是疾病产生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而求医。可以说,中医自古就是从治疗急重症发展起来的。”刘清泉说。
从一些中医著作的名字,也不难看出中医擅长治急症的特色。中医古籍《伤寒杂病论》主要围绕伤寒论治,伤寒属于典型的急重症,古代甚至用“走马看伤寒”形容其发病之“急”;孙思邈的《千金方》全名《备急千金方》,“备急”二字显然是在强调急诊急症;青蒿素的成功提取最初也是受到一部名为《肘后备急方》著作内容的启发。“这本书很小,可以放进古人宽大的袖子,以备随时拿出来看,故名‘肘后’备急。它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医学界的第一本急诊手册。”刘清泉说。
中医治急症多见于脑血管病导致的偏瘫、昏迷,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骨折等外伤。特别是中医的骨折整复,不用开刀,复位后夹板固定就行。这种快速、简便的治疗方法曾在汶川地震等灾难性救援中显现出优势。刘清泉不无遗憾地说:“这是中医独创的东西,花钱少,疗效好,但目前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以至于很多中医都不会这个技术了。”
中医擅治急症还体现在一些家庭治疗中。比如,吃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导致胃痛,可以通过按压相关穴位止痛;出现轻度呕吐、头晕,也都有相应的缓解穴位;感冒发烧时可以用葱白、姜、枣熬汤喝缓解症状。所有这些都是中医治疗一般家庭急症的典型体现。不过,刘清泉强调,如果得了重病,应当尽快去医院就诊,不可在家乱治。
养生其实很简单
如果说治疗急重症是中医的第一大“法宝”,那么它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养生。中医的核心是治病,通过治病,大夫可以知道病从何处来,进而衍生出如何预防;明白了某种疾病是什么导致的,就会考虑如何阻断源头。刘清泉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预防体系是相通的。
“养生,中医会,西医也会。比如,英美等国没有中医学,但他们一样可以养生,一样可以延年益寿,活到100岁。养生无所谓中医或西医,其本质都是尊重生命规律去做一些事。”刘清泉说,“养生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刻意把它神秘化、玄化,说轻了是不负责任,说重了就是良心问题。要我说,一日三餐吃均衡,劳逸结合睡好觉,顺应四时,调适寒热温凉,做到这些就是养生。”
然而,随着养生节目的日渐火爆,伪大师言论一直不曾间断,从几年前的生吃茄子,到后来的生吃泥鳅等,花样百出。刘清泉说,养生谬论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医体系缺少规矩,无从规范。很多人没当过大夫,不会治病,却也顶着“中医”的帽子出来讲养生,其可信度可想而知。对老百姓来说,判断一个养生观点对不对的最直接方法就是看专家的从医经历,如果这个专家没有在任何一家三甲医院或正规的医疗机构工作过,那就千万要小心这个专家的真伪性了。
在刘清泉看来,好的健康类节目应致力于传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毕竟,电视、网络节目不是用来看病的。“我倒是建议,教大家练练瑜伽、太极拳、八段锦,这才应该是普及性相对更高的养生节目。”
中医有“医患沟通”的先天优势
在医患矛盾激化的今天,大部分中医却能远离“风暴”中心,实非偶然。刘清泉说,中医的诊疗行为和习惯对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医患矛盾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中医有独特的问诊习惯,医生会仔细询问每位患者的基本发病状况。“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的既定程序,能够实现医患之间的深度沟通;其次,中医号脉的动作能让人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打消患者的疑虑,建立医患信任。“中医药院校还有专门教大夫如何跟患者沟通的课程。实际上,只要你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就等于已经掌握了医患沟通的技巧。这可以算是中医的先天优势了。”
除加强沟通外,刘清泉认为,正视医生和病人间的“不对等”关系,也有助于消除医患矛盾。医生的职业道德让他们尽力把患者治好,而且会因为患者以生命相托付而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认真。病人要做的就是信任自己的医生,而不是非要弄清大夫为什么这样做,“患者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咨询医生没什么不对,但根据网络查询的结果给自己诊病,想当然地要求医生应该怎么做,或质疑医生的判断,这就有问题了。很多时候,医生尚且不能自治,更何况不懂医的病人呢?”
《黄帝内经》讲,“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这一道理用在医患关系上也颇为合适。说到底,医生与患者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患不应相互为敌。现在医患对立状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我们的就诊理念出了问题。刘清泉认为,在纠正就医理念方面,媒体应做出更多努力,给公众正确的引导。
中医只有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才会有发展
必须承认,目前中医学正在丢掉很多原来的优势。刘清泉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医自己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没有积极主动地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中医与现代科技有一些不相容纳的地方。比如中医学产生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医的背景是科技文化。自“五四运动”后,近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就在向“科技”转化,这使得人们对整个中医学术体系的认识都发生了改变,很多中医知识慢慢被弱化,老百姓对中医的误解由此逐渐产生,而同时,人们对西医的接受程度在渐渐增强。
刘清泉认为,虽然中医学与现代科技有不相容之处,但两者之间不该是相互排斥的。说到底,科技知识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本身是没有属性的,谁能用起来就是谁的。然而近百年来,在科技极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医却选择排斥绝大部分现代技术,于是造成了中医的被弱化、被遗忘。相反,如果中医能够主动介入现代科技,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屠呦呦教授此次获得诺贝尔奖,正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的光辉典范。因为有中医理论做基础,人们才知道青蒿这样 “一把草”可以用于治疗疟疾,而现代科技则帮助证明了为什么青蒿能够起到这样的疗效。
“标准化将是今后中医发展的一个必然进程,但这种标准化不一定要与现代科学的标准化一模一样。”刘清泉说,“我们需要制定中医自己的标准化,在一个大的标准范围内去规范它。‘行方自圆’,有了规矩才成方圆,这才是中医的标准化。”▲(生命时报记者 张 芳)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