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梯次救助 常州确保牺牲伤残人员家庭体面生活

13.05.2015  19:56

  新华报业网讯 “受伤了怎么办?终身残疾了怎么办?如果牺牲了,家人怎么办?”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大家见义勇为时的“障碍”。既为凡人造像,更为英雄保障,常州把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保护放在了第一位。

  5月13日,江苏省公安厅、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常州召开全省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常州等地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经验做法。

  2001年一天晚上,55岁的蒋建祥勇斗歹徒,身中多刀仍殊死搏斗,最终协助警方破获了四起恶性抢劫大案,他也因此失明。他告诉我们:“去年基金会补助我四万四千八百元,还帮我开了盲人推拿所,我和妻子两人一年收入有8万多元,衣食无忧。现在我坐公交车不要钱、去看病有优待,兰陵派出所还专门为我成立了爱心服务小组,基金会和派出所的人经常来看我,一张嘴我就知道是谁。

  “基金会的同志像家里人一样,有他们我就心里踏实了。儿子念职高,学费缺一万元,他们了解情况后很快增补了一万元。怕孩子学校没好的吃,每月还专门补贴500元。家里吊顶坏了,也是他们来修……我心里暖阳阳的,拐杖现在都不用了。”家住朝阳二村的周坤,2008年在救火过程中头部受重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加上病退工资,全年家庭收入4万多元,在基金会的帮助下,现在每年能拿到3万多元的补助。

  在常州,像蒋建祥、周坤这样受到帮助的见义勇为者并不在少数,自1995年常州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以来,已建成基金会8个,基金总额达5.99亿元。去年,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实施意见》,根据受助对象家庭实际收入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具体分每年0.5万、1万、1.5万、2万、2.5万、3万、3.5万、4万、4.5万和5万元10个等级。通过梯次性的救助,确保每一个牺牲伤残人员家庭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目前,全市两级基金会已对17个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家庭发放了救助金13万元。

  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左锁粉表示:“对于这些见义勇为人员,我们要给予物质的帮助和精神的关怀,让他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有体面,感受到有尊严,对未来更有信心。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澄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