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最高科技奖 28年隐姓埋名(图)

10.01.2015  09:32

习近平总书记给于敏院士颁奖。 新华社 发

龙虎网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昨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共5位军工专家获得最高科技奖。如2012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是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13年获奖者程开甲为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专家称,这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国防力量的不断强大。

读懂国家科技奖

1 国家科技奖有5大奖项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评选极其严格。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2、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3、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5、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2 今年只有1个老爷爷拿了500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

89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被称作设计中国氢弹的人,曾为我国氢弹研制隐姓埋名28年,其名字于1988年才开始解密。

为什么有时候是1个老爷爷

有时候却是2个老爷爷

还有时候又没有老爷爷?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3 解读大奖背后的奖励导向

数量少了,尤其是进步奖,从2011年的283项减少到2013年的188项,减幅33.6%。

结构变了,与2011年相比,2013年自然奖、发明奖和进步奖比例从10%、15%、75%变为15%、25%、60%。

国家科技奖励办法:优化奖励结构,减少奖励数量,突出鼓励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的发明创造。

4 别再说大奖和你没关系

注: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解密于敏院士的绝密忠诚

于敏。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习总书记为他颁奖时,1926年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一脸属于老科学家的谦逊与纯粹……

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本土核物理学家,究竟能迸发多么灼热的能量与光芒?

越神秘,人们越想要走近他。

攻克氢弹技术难关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

徐克江机组驾驶“轰6”进入空投区。但听一声惊天“雷鸣”,万里碧空升腾起炽烈耀眼的火光,一朵蘑菇云顶天立地……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百日会战”令人永难忘怀。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参与“会战”的蔡少辉研究员说。

28年隐姓埋名

核武器,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即使时光倒流,老于仍会走这条路。“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