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协委员谈教师交流制:效果比预期差很多
为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国家到江苏都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参加政协江苏省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教育界刘毓航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创新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尝试学区管理改革,改革教师人事制度。
现状
交流效果打了折扣,和预期差距很大
常年从事教育的刘毓航委员在提案中介绍,现在校长、教师交流已经普遍启动,江苏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但从了解的实际结果看,实际效果与预期差距很大。一项对江阴部分轮岗交流的校长、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认为效果较好的只有15%,认为一般和较差的在70%以上。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很多家长就提出过,有哪所学校会把名师交流出去?这种情况刘毓航委员也关注到了,她在提案中指出,有的学校为了保障自身优势,不会把专业能力突出、敬业精神强、影响力大的名师派出交流;有些派出交流的老师是“被流动”,工作敷衍了事,身在曹营心在汉;极少数来自薄弱学校的教师觉得自己反正是“过客”,不珍惜到名校学习、实践、提升的机遇,导致所带班级质量严重滑坡,引发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校长、教师交流通常是待遇不变甚至有所提高的。可现实当中,这些保障措施往往滞后,甚至难以兑现。刘毓航委员在提案中说,在交流过程中,校长、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评优评先两头落空;原单位承诺的优惠条件没有落实;原来是教研组长或中层干部的,回去后位置没有了;单位的晋升与交流人员没有关系了;外出交流后,原单位不闻不问,新单位另案处理,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有些交流人员认为,外出交流前要明确交流后的政治、经济待遇,领导安排任务时的相关谈话应留有文字记录,并签字为证。
目前,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很大,校长、教师在被交流之前,交通、住房、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并不明显,但一旦交流之后,这些因素就成了被交流的校长、教师的后顾之忧,直接制约交流的实效。
刘毓航委员的提案指出,通常,绝大部分的老师住所距离原来的学校比较近,有些老师的子女还随其在校读书。交流之后,接连出现交通不方便、上下班路途时间变长、对正常生活影响、家庭照顾的不便、生活成本支出增加、子女上下学接送等现实的问题,也成为各地交流校长、教师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建议
1 骨干教师和优秀干部交流是重点
江苏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15%的教师实现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刘毓航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必须科学设计操作程序,建立保障支持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完善,来实现这个目标。
刘毓航委员建议,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顶层设计,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校长、教师交流过程中是责任主体,交流一般以县域为基本范围,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交流。
提案建议,交流年限一般以三至六年为宜。鼓励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通过核编定岗、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
2 改革学区管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提案建议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尽快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取消固定化的“校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或“区域人”,为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尝试学区管理改革,以乡镇或一定行政区域设定学区,以实现区域内的设施、设备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可以建构教育共同体,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通过创建教育联盟或教育共同体,实行集团化办学、捆绑式办学等新模式,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引领作用,由此带动校长、教师的自然流动。(于英杰)
编辑:陆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