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为古老大运河"数字画像" 建现代数据库
中新网南京1月15日电 (记者 朱晓颖)中国大运河在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如何更高层次持续做好保护?15日,在南京进行的江苏省两会上,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支招。有的委员提出,为古老大运河“数字画像”,建现代数据库。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江苏是大运河的起源地,是大运河沿线河道长、流经城市多、运河遗产丰富的省份。大运河江苏段也是大运河全线通航里程长、货流密度大、运输效益好的“黄金水道”。
“大运河是‘活态’的线性文化遗产。”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常本春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融媒体时代,古老的大运河也要穿上“时尚的外衣”,可用科技手段为大运河“数字画像”;尽快实施“大运河江苏段资源普查与数字化工程”,建立统一、动态的大数据库。
“大运河是‘千年名片’,必须用好这个‘超级IP’。”江苏省政协委员徐建锋建议,围绕大运河文化资源、生态,对主干河道、沿岸城市的生态环境、遗产资源进行“地毯式排摸”,建立大运河三维数字图景,打造集管理、研究、展示、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新联会会长宋江建议,利用沿岸废旧老厂房、历史建筑等“名筑”建设“大运河记忆馆”,运用数字技术VR全景展示大运河江苏段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对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历史文化进行专题研究,挖掘、整理、提炼、传承运河文化核心内涵,生动展示运河的历史人文。
2018年4月,江苏率先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的编制。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梅耀林建议,加快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工程,实现多时空维度、多空间尺度、多要素资源的“数字集成”,涵盖历史全景、整体价值展示、线下公园游览辅助、公园建设管理等功能,实现数字云平台与实体国家文化公园的精准协同、互动展示,打造网上大运河游览观光空间。(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