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添新动能

16.11.2015  10:16

  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开放激发活力    

  辉煌“十二五”奋进新江苏

  辉煌“十二五”江苏足印③

  新华报业网讯 “十二五”,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5年,江苏主动迎战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开放激发活力,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5张清单亮出权力“家底

  去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建立5张清单、搭建1个平台、推进7项相关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架构。有了系统设计,我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改革好戏不断。

  去年5月27日上午,南京宁星汽车维修服务公司总监王芷萱,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申请新增汽车租赁经营业务,下午就领回外资投资企业批复和批准证书。如此审批效率,得益于5月23日开始的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改革,“清单式管理、快速化审批”,办理时限最多不超过3个工作日。

  省编办主任俞军说,建立5张清单,就是要亮出权力“家底”。省级5张清单全部已在网上晒出,13个省辖市、98个县(市、区)中除极少数尚未公布负面清单外,其他地区5张清单工作已完成。我省成为全国率先出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省份之一。

  “进一个门,办各种事”变成“跑多个门,办一件事”。今年2月28日,省政务服务中心运行。首批53个部门38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办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一门清”,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并与网上办事大厅“线上线下、虚实一体”。13个省辖市和98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政务服务中心。

  去年3月,我省启动工商注册审批制度改革,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大众创业创新热情空前释放,当年全省新登记企业和注册资金同比分别增长16.28%和47.38%。今年10月1日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全面实施。

  审批权限精简下放后,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成为重点。南通、苏州工业园区、盱眙、大丰率先试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中央编办批复的我省5市3县(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今年,我省在取消下放19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取消下放150项左右。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494家企业的简政放权情况调查显示,96.3%评价满意。

  多项改革举措全国先行

  7月21日,证监会批复核准汇鸿集团重大资产重组整体上市重组方案,作为省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试点单位,汇鸿集团新一轮改革因此画上句号。

  汇鸿集团董事长唐国海说,集团倾力打造供应链运营和资本运营两大平台,提档升级纺织服装、机电船舶、浆纸板材等传统业务,着力培育医疗健康和冷链物流新兴产业板块,走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崭露头角。到2013年,全省混合所有制企业创造增加值约2万亿元,占全省经济的40%左右。规上工业混合所有制企业14707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32.1%。

  “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对接落实国家重要改革举措,健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等重点领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多项改革举措全国先行。

  去年7月,《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出台,这在全国是第一个。到今年9月,省级23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12项,财税改革的红利,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实行精准财政调控,改革财政体制。今年6月提请省政府出台《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可盘活使用资金3000多亿元。

  推广PPP模式是当下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省设立PPP融资支持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截至6月底,省级核准备案入库项目266个,总投资5145亿元。

  今年,我省还在全国率先进行地方政府债券公开发行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定向发行,截至9月10日,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931亿元,支持市县政府用于偿还或定向置换到期债务以及政府公益性项目建设。

  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四梁八柱

  “十二五”,对于得开放之先的江苏来说,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然而,压力愈大,改革的动力愈足;挑战越多,探索的步伐越大。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表示,这个时期,我省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取得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在面上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去年,我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化开放型经济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开放型经济工作进行新布局。把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列为全省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四梁八柱”的改革重点。

  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我省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在全国推广的改革事项绝大部分已在我省落地生效。

  今年6月10日,全国首个海关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试点在无锡海关启动,8项行政审批业务整合在一个窗口受理,企业办理审批业务“一窗通办”,外贸企业纷纷为“少跑路、多省钱”点赞。

  用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对外需压力下的外贸企业尤为重要。我省积极推进贸易监管制度改革,从通关一体化到开发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口岸管理部门“一站式作业”,从关检合作“三个一”,到口岸监管部门“三互”等,每一项改革都给外贸企业带来看得见的红利。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我省制定实施方案,设立专项投资基金,今年首期30亿元,2020年将达300亿元,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境外投资及“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港特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境外合作园区,成为江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处在开放最前沿,“十二五”期间,江苏开放型经济领域改革亮点成片。外资独资医院进入全国首批试点;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审批权限下放;行政审批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转型升级等多样化试点,将开发区载体的创新发展推向新阶段。

  本报记者 邵生余

原标题: 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添新动能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