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任重道远
2014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林业局《关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报告》上批示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对我国生态状况作出的总体判断,是对全国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这不仅明确了林业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展示了中央力图通过加强林业建设、改善我国生态状况的信心和决心,必将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生态问题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摆脱的一大难题
说起生态问题,有两件事情,或许很难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一是1981年夏,四川、陕西等省发生的特大洪灾,长江告急!黄河告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无数受灾群众流离失所。二是1998年长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出现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水灾给我国造成2500亿-3000亿元的经济损失。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遭遇的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大风沙、大暴雪、大干旱等重大灾难,将生态的弊病赤裸裸地摆在正加速发展的中华民族面前。人们在深刻分析连年的水旱风沙灾害时,惊人地发现,造成这些灾难的根子是“生态出了问题”。1981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找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郑重地说,最近的水灾涉及林业,涉及木材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也要少砍一点树。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在他的倡导下,我国有了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规范生态建设的法律——《森林法》,开启了我国唯一一项持续至今的群众生态运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设立了第一个生态建设的节日——植树节,开启了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再造秀美山川”,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林业双增目标”,推进我国生态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生态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洪涝灾害依然十分频繁。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1950-2000年资料分析,洪涝灾害死亡人数为26.3万人。1954年、1981年、1991年、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损失十分惨痛。2010年8月,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经专家评估,森林退化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第二,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已占流域面积的4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占黄土高原面积的70%,青藏高原冻融侵蚀严重;全国还有24万平方公里坡耕地和44.2万条侵蚀沟需要治理。第三,土地沙化与石漠化依然十分严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31万平方公里土地呈现明显沙化趋势,沙尘暴频繁发生,北方尤其黄河上中游及“三北”地区遭受风沙危害严重,三北地区中度以上沙化土地面积比例超过70%;石漠化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达17.3万平方公里,6亿多人口受到沙漠化、石漠化威胁。
林业在改善生态中承担着重大责任
林业在改善生态中承担着重大责任,为了切实改善生态,我国林业建设寻求了很多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森林覆盖率已从33年前的12%提高到21.63%,但在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与林业建设息息相关的问题。
第一,水治理问题。“洪涝靠堵、缺水靠调、污水靠注”是人们惯用的方法,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调节水文等生态功能。据研究,当森林覆盖率达到60%时,水土流失能自行控制。民间谚语说:“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就是这个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雨洪资源大量流失,不是降雨量明显增多了,而是由于森林和湿地调水的功能减弱了,盛雨的“水盆”变小了,有水留不住了。第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上说中国的环境治理,“污水靠蒸发,雾霾靠风刮”,不能积极发挥森林、湿地的调节功能。据研究,林地和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1平方米湿地可以处理1个人产生的废水,一棵树就是一个吸尘器,使降尘量减少23%-55%。一棵树就是一台吸毒器,松柏树、樟树、夹竹桃等都是“吸收杂毒”的能手。第三,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只注重了减排忽视了增汇。2005年,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强烈要求我国承担减排义务,这给我国造成了很大压力。于是,我国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甚至关停。但据测算,如果将煤的使用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尽管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减少0.74%,但同时会减少470多万个就业岗位。日本承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削减6%,其中3.9%通过森林间接减排来完成。“增汇”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在改善生态与建设生态文明中承担着重大责任。
第一,发展林业可以构建生态安全格局。1978年以来,国家先后在林业启动了16项重大生态工程,对我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确定的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林业正在加快建设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珠江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城市森林生态屏障等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发展林业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陆地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湿地、荒漠、草原四大生态系统。林业部门主要负责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5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407个,总面积1.45亿公顷,分别占全国总数的91.2%和97%。
第三,发展林业可以维护淡水资源安全。森林和湿地具有强大的蓄水功能。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31亿亩森林年涵养水源5807亿立方米,相当于近15个三峡水库的容量。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立方米淡水,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森林和湿地具有强大的调水功能。通过森林和湿地的吞吐功能,可调节在时空上分配不均的降水,减少水旱灾害发生;森林和湿地还具有强大的净水功能。据研究,1平方米湿地可以处理1个人产生的废水,全国湿地每年可净化水154亿吨。
第四,发展林业可以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我国沼泽湿地碳储量达47亿吨,仅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吨。同时,森林既是碳汇,又是碳源,增加森林资源能够增加碳吸收,减少森林资源就会增加碳排放。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4.5亿吨。加快林业发展,加强湿地保护,充分发挥森林和湿地的特殊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要完成生态良好目标林业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央提出了“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的要求,中国林业面对构筑坚实的生态安全体系、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使命,建设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改善森林生态任重道远。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20万平方公里,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万亿元,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70%的目标。但是,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1.63%,居全球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的1/7。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整体生态功能较弱。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荒漠化十分严重,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大,治理难。濒危物种种类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总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60%以上,改善森林生态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增加生态产品任重道远。我国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声、调节气候、吸附尘霾、生态疗养、宜居环境等无形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对森林、湿地、草原、野生动植物、水资源、清洁空气等有形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再翻一番,木材年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要用占全球5%的森林面积和3%的森林蓄积,来支撑占全球23%的人口对木材的需求,解决生态产品短缺问题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特别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并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任务,需要各部门配合,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建设任重道远。
林业在改善生态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
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状况正处在一个各种矛盾互相交织、正能量与负能量相互博弈的恢复发展阶段。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供应不足是林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态空间不足、生态承载力低、功能不强的基本特征没有根本改变,生态资源不足与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林业在改善生态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
生态改善与生态退化矛盾。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森林年涵养水源量达到580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12.68万亿元;国家级公益林生物量增加3.37亿吨,增长8%;湿地保护面积达到3.5亿亩,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10万亿元;沙化土地减少8587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减少9600平方公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升。这些数据说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生态得到逐步改善。同时,监测结果还表明,质量好的森林仅占19%,生态功能好的森林只有13%;自然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功能退化,过去10年湿地面积每年减少510万亩;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危害依然严峻;野生动植物依然面临严重威胁。自然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严重退化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生态需求增加与资金投入不足矛盾。生态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资金短缺依然是林业生态建设重要的瓶颈制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青山绿水、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上升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后,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林业投入大幅度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和繁重的生态修复任务相比,林业投入依然严重不足。我国林业肩负着近80亿亩林地、湿地、沙地的治理保护任务,按目前的国家投入水平测算,平均每亩每年投入不足20元。清查结果显示,近5年来森林面积增速放缓,仅占上个清查期的60%,这与退耕还林等造林任务减少、投资减少密切相关。实现2020年23%和2050年26%的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有相当的难度。
林业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落后矛盾。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能力明显提升,取得了近万项科技成果。但是,我国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很低,应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十分普遍,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3%,不仅低于农业53.5%的水平,更低于林业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林业多种功能的发挥。我国林地平均产出率只占耕地50%左右。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用先进技术替代落后技术,任务还十分艰巨。
社会高度关注与生态破坏严重矛盾。生态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人们的生存联系得这样紧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同时,生态系统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特别是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侵占林地、破坏湿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查结果显示,5年间已有1.2亿亩林地转为非林地,每年流失林地高达2418万亩,其中,经过批准的正常占用近170万亩,非法占用200万亩,毁林开垦等其他名目占用超过2000万亩。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屡禁不止。全国每年发生林业行政案件近30万起,每年发生森林火灾几千起,每年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上千亿元,不仅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生态破坏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新期待形成了强烈反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回忆小时候风沙危害,看到现在风沙减少时,指出,这些年的防风固沙林成效显著,又出现了雾霾这个成长的烦恼。据测算,在北方要成林需要7年-10年的时间,在南方需要3年-5年的时间,要恢复到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要恢复一个太湖面积大小的林地需要上百年,恢复同样大小面积的湿地需要200多年。英国用了200年的时间来恢复湿地。1997年,纽约为保证饮用水供给,放弃了投入60亿-80亿美元新建水净化厂的方案,而是选择了10年投入仅为10亿-15亿美元营造水源涵养林的方案,通过购买周边三个流域的土地建设水源涵养林,以此确保饮用水安全。
2014年4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改善生态,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认真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国家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