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号诈骗电话畅通无阻 粤人大代表质疑相关部门不作为

24.11.2015  09:47

  针对广东部分地区电信诈骗案持续高发的态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近日专门召开座谈会,9位省人大代表就从源头上治理利用网络改号电话实施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约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以及电信运营商有关负责人。座谈会上,代表就改号诈骗电话畅通无阻提出质疑,并直言相关部门“不作为”。

  近年来,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技术手段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迅速蔓延,让老百姓深受其害,电信诈骗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据有关部门披露,仅2014年全国就发案40余万起,给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107亿元,其中广东是重灾区。据报道,仅深圳一市,近三年来被电信诈骗的金额就超过10亿元,被骗人数近1.3万人。

  2013年5月,工信部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国际来话中+86主叫号码传送管理的通知》,要求从当年7月1日起,对国际网络改号电话进行拦截。但事过两年,网络改号电话诈骗愈演愈烈。据悉,在近年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的占到90%以上。

  “骗子从远在千里或境外的犯罪窝点拨打网络电话,改用政府、执法机关及银行等电话号码,竟可以畅通无阻经过电信企业网络平台,显示到用户手机、座机上进行诈骗,令不少用户信以为真、上当受骗。”对此,发起此次约见的人大代表将矛头直指通信管理部门以及电信运营商,并直言其“不作为”。

  对于网络改号诈骗,多年来一直关注电信诈骗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最有发言权。他详细解释了犯罪团伙如何利用网络改号进行诈骗,并以充分的数据证明网络改号诈骗危害性最大,骗取金额最多,被骗资金全部都流向境外,甚至是无司法协助的国家或地区,损失挽回的可能性很低。

  陈伟才提出质疑,国内的号码只能在国内发出,为什么放任境外号码在国内更改?三大运营商是怎么管的?工信部的要求为什么到地方竟然成了一张白纸?

  “运营商收了来电显示费用,就必须保证来电显示的准确性。”广东省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按照电话用户与运营商签订的服务协议,运营商就应按电信条例的要求提供准确的来电号码。因改号来电受骗,运营商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网络改号诈骗电话,其源头运营商是否知道?如果知道,为何不管?运营商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拦截技术?如果具备,为何没在技术层面进行拦截?如果不具备,多年来为何没能在技术上做些突破?”有人大代表现场质问三大电信运营商。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翟雪梅解释说,号码在国内传送有明确要求,必须是规范的国际主叫号码,对于境外的号码在国内某个地方被改掉后,在国内网络已被更改为符合规范的国内号码,在技术上就直接被传送,从技术上能拦掉的只是不符合号码标准的主叫号码。

  对此,广东省人大代表辛瀑直指问题的症结。他表示,拦截的关键是在号码转换环节,从技术上是要确保号码属地的真实性,而不能单看号码是否符合规范,在核实号码属地是否真实这方面的技术需要进行调整或突破。

  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目前没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但网络改号诈骗并不单单是一个或几个企业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必须上下联动,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整治可能效果更好。

  一直以来,手机卡无实名登记是防范电信诈骗的一大漏洞,2013年9月起,手机卡开始实行实名制登记。与会广东省人大代表指出,目前实名制的落实还不够到位,市场上还有不需要登记就能随便买的手机卡在出售。

  对此,翟雪梅解释称,市场存在的不需要实名登记的手机卡是以前囤积下来的,而且长时间不使用也会被回收。新增的用户全部要求实行实名制。截至今年8月底,广东电话用户总数19934万,已经实名登记的有17539万,实名率达到88%。虽已积极引导老用户补登记,但目前还有少数老用户尚未登记。

  主持座谈会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于蓝表示,改号电话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行为,属于高科技犯罪,涉及多方面多环节。要有效遏制此类犯罪行为,须与会各单位高度重视、勇于担当、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合力,特别是电信部门与银行部门,可以掌控电话诈骗渠道和获得赃款渠道这两个关键环节,希望能够严格履行监管责任,落实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 记者章宁旦

  原标题:改号诈骗电话畅通无阻粤人大代表质疑相关部门不作为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