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累、收入低、流失率高,全省缺口达8万人 留住“白衣天使”不能只靠赞誉

14.05.2015  08:52
工作累、收入低、流失率高,全省缺口达8万人 留住“白衣天使”不能只靠赞誉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新华报业网讯 5月12日是我国第104个护士节,护士这个崇高的职业,在这一天又享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赞誉,但“南丁格尔”们灿烂微笑的背后,却有着不露于人前的伤感。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秘书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刘必成教授在护士节当天为“白衣天使”们写了一首诗:“不想称你为天使/太累/每天都要扑棱着翅膀/天上飞/……”记者调查也发现,工作强度大、付出多收入少,优秀护士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工作累、收入低,流失十分严重

  大部分护士都是“三班倒”,夜班是家常便饭。省人民医院综合ICU护士周晶告诉记者,她的科室6天一轮班,这6天里,上班4天,其中2天是夜班,分别从下午5点上到凌晨1点、凌晨1点上到早上8点。

  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带来高收入。据记者了解,目前南京三级大医院中等年资护士的月收入基本在七八千元;二级及以下医院,护士月收入多在五六千元左右。

  目前南京市有注册护士约2万人,由于劳动强度大,更因为长期上夜班,护士的流失率非常高。2013年和2014年,南京市儿童医院分别有23名、21名护士辞职。

  南京护理学会理事、南京鼓楼医院护理部主任陈湘玉认为,目前护士的待遇在南京地区算是中等,但付出与收入是不成比例的。“护士不单是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护士的工作也不仅是发药、打针,而是涵盖了健康教育、一级预防、康复工作,可以说是牺牲了身体,守护生命。

  据了解,在美国,护士月收入相当于4万元人民币,绝对属于中产阶级,而且还有休假等各种福利待遇;在英国,普通护士的月收入也有2万多元人民币。

  床护比远未达标,全省尚缺8万人

  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有的网站发起了“你遇到过护士没耐心的情况吗?”的调查,参加调查的一万多网民中,认为遇到过护士没耐心的占83.0%。

  护士们对此感到委屈,“自己也想微笑、耐心,可是根本忙不过来。一个护士有时要照顾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病人。”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无奈地说。

  工作强度大的根源,是床护比难以达到国家标准。据了解,我省94家三级西医医院病床使用率一直维持在100%以上,护理队伍严重不足。

  省卫计委曾经在《江苏省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底,江苏三级综合医院的总患护比要达到1:0.8(相当于1000名病人要配备800名护士),其他三级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7。“现在真正能做到的医院,少之又少,如果要达到1:0.8的患护比,至少还需要8万到10万名护士。”陈湘玉依据自己行业内多年的经验,做出这个判断。

  “一个床位一天15元,只够床单、病员服的洗涤费,护士不创造产值,他们的收入如何提高?”陈湘玉一针见血。

  护士配备不足,直接或间接影响医疗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导致病人满意度下降,甚至诱发医患纠纷。

  提高待遇,还专业医疗服务应有价值

  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坚定认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对于术后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护士待遇不仅仅是留得住人的问题,更是对护理这样的专业医疗服务的尊重和对其价值给予应该有的回报。尽管当前各家医院都在尽力提高护士的待遇,但是护理服务和收费倒挂的现状仍然迟迟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需要医改的顶层设计。

  记者了解到,省人民医院率先推出“优质护理”,不仅提高护理待遇,更以此敦促护理提高水平,也减少患者家庭的陪护负担。陈湘玉告诉记者,南京市鼓楼医院有10%的病房试点优质护理服务,收费分为30元、60元和90元三档,效果很好。

  省卫计委近期出台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15年底,江苏的三级公立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90%以上的二级公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平均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不低于90%。

  但是目前,优质护理服务费用并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优化医疗保险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应用,提高护理收费在医院单元收费中的比例,才能真正提高护士的收入待遇。”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海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尽快纳入医保体系。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认为:“在护理人员不足甚至严重短缺的现状下,推广优质护理模式的全覆盖还需要主管部门加大对人、财、物的投入。加大投入,提高护士待遇,也能促使护理质量全方位提高,使得医疗护理更具有温度,最终也是惠及患者,缓解医患矛盾,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

  本报记者吉凤竹仲崇山沈峥嵘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