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提升”上下功夫——三论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
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提出,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要着力提升开发区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实现开发区的集约化、循环化、智能化发展。
土地产出率是衡量开发区产业层次和集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我省开发区大多设立于城市的待开发地带,长期以来土地利用总体上比较粗放。数据表明,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超20亿美元,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近15亿美元,而我省列入开发区管理序列的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单位面积产出远不及此。当土地变得越来越“金贵”,以土地粗放式扩张支撑开发区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能再持续,必须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对“低产田”和“高产田”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在有限的空间里争取无限的发展。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加大对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和批而未供用地的处置力度,推进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不失时机地做好腾笼换鸟文章,提升全省开发区的土地产出率。
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为重点,我省开发区近年来积极推进循环化改造,取得了积极成效,不少园区还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示范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不能简单地看拿了几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要看能不能有效循环起来,真正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开发区都要认真研究如何推动前端的清洁生产、后端的废弃物资源化,如何促进上下游企业的链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真正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链式生产行业,要以推动“263”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各类化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提升化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向。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加快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转型,必须跳出“傻大笨粗”的产业选择窠臼,提升开发区智能制造普及率。要坚持循序渐进,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努力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全过程的互联网化,积极创建智能工厂。要坚持分类施策,在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广关键岗位的机器人替代,在石化、新材料等流程制造企业推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在汽车、海工等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有条件的园区要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智慧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