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创新方式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水稻机插秧工作
今年来,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按照“巩固成效、注重质量、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关键环节,顶真碰硬的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水稻机插秧两项重点工作。全市当前已新增高速插秧机502台,保有量超过3300台;落实3亩以上集中育秧秧池1026个,育秧面积15740亩,占秧池总面积的82%。为将工作落到实处,泰州市农委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行政推动,注入发展新动力
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强化行政推动作用。2014年底,市农委通过多次调研、研讨,明确提升农机化水平是当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吨粮市”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主动沟通汇报,2015年,市委市政府将农机化工作列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巩固提高农机化建设成果,确保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对各市(区)委、人民政府的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涉及到农机化的分值占总分值的14%,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各占5%。
二是及早展开行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3月12日,市农委下达了《关于印发“泰州市水稻机插秧百日行动”的通知》,把握育秧关键环节,强化整体推进,明确机插率、集中育秧秧池面积、整村推进三个考核指标,并将“整镇推进”列为加分项。3月26日,举行了“泰州市水稻机插秧百日行动”启动仪式,邀请各市(区)农业、农机部门分管领导参会,及早谋划,全面掀起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高潮。从4月10日起,实行机插秧工作旬报制,对3亩以上的集中育秧秧池统计到具体地点、面积、实际育秧户,作为核查的重要依据。
三是落实奖补政策,打造良好政策环境。各市(区)均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出台了秸秆还田工作和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奖补政策。在5月9日召开的全市秸秆双禁及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市政府陈明冠副市长要求巩固夏季还田水平,提升秋季还田率,市财政将对整体推进秸秆还田的镇(街)进行工作奖励;兴化市实行应补尽补,市财政切块专项资金进行配套;靖江市在省补的基础上叠加30元/亩。全市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配套资金将超过3500万元。各市(区)加大机插秧补贴力度,对3亩以上集中育秧秧池补助1000—2500元/亩,对购买大中拖、高速插秧机、育秧设备和田间搬运机的按作业面积进行奖补,对机插秧整体推进的镇、村进行工作奖励;兴化市联系金融机构,对新购机具实行贴息贷款;海陵区对符合条件的农机合作组织,补贴额再上浮10%。
二、创新工作机制,分工包干抓落实
一是落实责任到人。今年泰州市农委机插秧工作实行分工挂钩制,分工6名同志分别挂钩联系三市三区,自3月底“百日行动”启动以来,要求挂钩同志每周都要到挂钩市(区)进行实地走访,实时了解工作情况;5月份,督查工作进度。市农委每周召开一次机插秧工作例会,汇总各地工作动态,通报各地工作情况,并通过《水稻机插秧百日行动工作简报》向各级党委政府、农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二是创新考核制度。4月17日—24日,市农委对全市机插秧百日行动落实情况进行了集中摸底调查,实地查看了三市三区31个镇(街)的58个村,查看秧池65个,952亩,对各地工作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调查情况,5月11日,出台了《关于对2015年水稻种植机械化工作考核的通知》,对机插秧实行县级自查、市级考核和交叉互查,坚决做到顶真碰硬,不走过场。县级对所有3亩以上秧池逐个测量,进行备案;市级通过GPS定位,核查80%以上的秧池面积,市、县、乡三级共同签字确认,对申报整体推进镇和推进村,所有秧池必查。市级核查结束后,将组织各市(区)分南、北两个区域进行互查,随机抽取核查地点。
三、强化全面提升,确保作业质量
一是提升机手职业素质,狠抓技术培训 。 农机手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秸秆还田和机插作业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术掌握,市农机推广站统筹全市职业技能中级工培训工作,4月13日—24日连续举办了3期插秧机操作中级工培训,共培训机手270人。各市(区)也举办机插秧培训班63期,培训4740人,其中鉴定合格插秧机操作初级工262人;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培训班43期,培训人员3681人次。截止到目前,全市已经有550个农机合作组织申请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合作社渐成作业主力军,各市(区)高度重视农机合作社的规范合理运营,加强对农机合作组织培训,引导农机手加入合作社,力争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化。
二是提升机具性能,优化机具配套。2011年-2014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906台,其中,90%为75马力以上拖拉机,占拖拉机总保有量的42%;新增高速乘坐式插秧机2668台,占插秧机保有量的43%,高耗能、低效率的小型农机具淘汰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打捆机和复式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机具配套逐步实现优化。
三是多级多部门联动,加大监管力度。各市(区)农机与农业部门建立工作联席制度,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中的切碎抛匀、旋埋、播种施肥、镇压保墒等各个环节的农机农艺融合力度,不断完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路线。组织专人督促农机手严格按技术规范实施作业,保证还田质量,对没有达到作业标准的,坚决取消财政补贴资格。作业前,对本市全喂入收割机进行排查,如果没有安装切碎装置的督促尽快购买并安装到位,不安装的不得下田作业。农忙期间,在主要交通道口对跨入作业的收割机进行检查,没有安装切碎装置的不得进入本地作业,从源头上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作业量质提高。以县、乡农机部门为主体,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签订作业合同,落实作业面积和作业时间,实现有序作业,保证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