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烘干机械化 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建湖县是传统的产粮大县。据测算,因为粮食水份得不到及时降低而造成的霉变、发芽损失,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有些年景会更多。以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4万吨计算,夏秋两季收获时天气都好,损失相对较小,估算损失粮食2万吨,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由于地处里下河地区,全县夏粮收获季节每年都与梅雨碰头,秋粮收获季节低温寡照,新粮水份严重偏高,一般是安全标准的1.7倍。加之广泛采用新型联合收割机,夏秋粮收获分别在10天、20天内完成,“潮粮”迅速积压,粮食烘干能力不足,粮食损失风险很大。建湖县国有粮库26家,有效仓容24万吨,目前只有两家有粮食烘干机,日处理能力450吨。由于烘干能力严重不足,农民卖粮难现象非常突出,粮农和相关企业的呼声非常强烈。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不仅是保障粮食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现实选择。
一、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条件具备
1.烘干技术有保障。目前,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核心的烘干设备,市场供应充足。国内粮食烘干设备生产企业有300多家,我省就有牧羊、正昌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
2.烘干环节有效益。在不考虑设备折旧情况下,烘干效益均值为15.7元/吨,平均投资回收期8.4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购买设备有补贴。近年来,谷物干燥机已被农业部列入农机补帖目录,国家出台了改革农机购置补贴办法,苏南、苏中许多市县已经出台扶持政策,以满足粮库和大户对购置烘干设备的需求,政策效应明显。
4.烘干探索有成效。苏州市2011年实施粮食烘干机械化三年推进计划,政府安排引导资金3763万元,推动形成6000吨/天烘干能力,深得粮农好评。泰州市已经出台政策,积极引导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
二、大力提升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
1.有序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分两步走:2016年重点支持万吨左右库容的6个大中型粮库配备大型烘干设备,力争使机械化烘干率达50%以上,新粮收获损失控制在2.5%以下;2017年重点支持各类中小库,按粮食收购量进行全面配置,使烘干机械化达到80%以上,新粮损失控制在1%以下,接近发达地区水平。
2.加快服务方式市场化。充分调动国有粮食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建立“自主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发展”的社会化服务利益共同体,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形式,挖掘机械化烘干的潜力。
3.加快服务队伍专业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数据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烘干信息化、品牌化服务水平,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
三、积极落实粮食烘干机械化配套政策粮食烘干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明显大于经济价值,属于典型的公益性事业,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参考外地的做法,我县亟须提供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两个方面。
1.提供购买烘干设备专项补贴。按最经济配置初步估算,我县粮食烘干机械化达到80%左右,大约需要政府财政补贴2000万元。孤立看补贴数字不小,但还不到每年粮食损失平均值的1/3。这种以少量财政策资金撬动大量社会资本、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也非常值得政府出手推动。
2.提供烘干过程用电成本补贴。目前粮食烘干用电成本普遍按工业用电计价,其占粮食烘干运营总成本的55%,相关企业深感压力很大。若按农业用电标准计价,其用电成本占运营总成本可降低到30.5%,这对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特别有利。(建湖县粮食局胥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