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推出六项举措助推医养融合发展
为促进医疗与养老的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扬州市近日推出六项举措助推医养融合发展。
一是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医养能力。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通过可穿戴设备、视频诊断等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为支撑,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周到的远程健康服务。在便民服务进万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生活护理、康复护理进家庭,定期巡诊与应需施诊相结合的诊疗护理服务。鼓励新开发住宅配套建设医养融合服务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完备的医养融合服务。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发动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
二是提升机构养老医疗融合的服务能力。鼓励各类养老机构根据规模大小和医疗服务需求设立相应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设置方式包括: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分支机构、养老机构在内部设置医疗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机构,对符合医养融合建设和服务要求的养老机构优先申报床位补助和运营补助。对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将其纳入定点范围。
三是加强医疗资源机构养老的配置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医院将闲置资源改造成康复医疗机构或增加老年病科床位,对符合养老要求的基层医疗机构优先申报床位补助和运营补助;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专科护理院。针对老人生理、心理特点提供长期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等服务,鼓励部分非建制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对暂无条件设置独立医务室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当地签订协议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实行定期上门服务。
四是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与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合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广泛开展健康查体、保健咨询、上门巡视等服务。各级综合性医院(含民营医院)开通养老机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对基层医疗机构转送的老年病人,在挂号、就诊、检查及办理住院手续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快速救治能力。
五是加大护理型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全面提高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院)建设补助,从2015年起,对符合条件的以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助。
六是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行养老护理员与养老机构无缝对接机制,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等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定期提供公益性养老护理员实习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