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扬州玉雕”感受“扬州工”精湛技艺
中新网扬州11月23日电(记者崔佳明)玉雕在江苏扬州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尤其自明清以来,即为中国三大玉雕重地之一,更有“天下玉,扬州工”的美誉。23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古城扬州,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春源讲述“扬州工”,并探访扬州“中国玉器博物馆”,领略中国工艺美术深厚的底蕴和精湛的技艺。
“扬州工”天下闻名,其胜在工艺的精巧,更胜在厚重的文化味道。扬州“中国玉器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说,扬州琢玉工艺已有五千多年历史,随扬州城的几度兴衰,曾在汉、唐、清三代三度达到艺术高峰。尤其在清代中叶以后,玉雕师云集扬州、精品频现,其中以故宫珍藏的《大禹治水》山籽雕作品最为经典,扬州工艺师简约、自然的雕刻风格是中国“南派”琢玉技艺的代表。如今,扬州玉雕已名列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江春源介绍他的作品。 崔佳明 摄现代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在实践中坚持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磨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的精湛。其中,江春源,这位已年逾古稀的老人,从艺五十多年来,至今仍坚持工作。他靠着超人的勤奋和艺术天赋,从一名普通的玉雕学徒逐渐成长为中国当代玉坛杰出的代表人物,其擅长花鸟、炉瓶的设计,尤其是在大白菜的艺术创作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有着“白菜大王”的美誉。
走进扬州玉器厂切、磋、琢、磨,玉雕车间里,只听见砂轮与玉料摩擦的声音,所有人都伏在案台,正在精雕细琢。
图为江春源讲述“扬州工”。 崔佳明 摄“一件作品从选材、设计、切割块面、层次推拿、内掏外修、精雕细琢、抛光配座,需要很多工种的配合,‘琢磨’是玉器制作重要的过程,现在现代化机械的运用,改进了玉雕工艺,大大缩短了过去纯手工制作的时间,但是对于雕刻师而言,不能省略的是对每一件玉器作品品质的推敲和琢磨。”江春源说,琢玉必须把握“三要”,要稳、准、狠。稳,是要保持沉静的心态和充分的自信,稳重、成熟地雕刻;准,是要理解设计的题材内容,对作品的整体和局部要仔细观察、准确把握;狠,是要敢于决断处理,使雕刻一气呵成。
图为年轻的玉雕艺师谈作品创意。 崔佳明 摄“精品的玉雕来源于创意,在设计上要巧夺天工,制作技艺要精湛,作品内涵的主题要精深,让人看了有精妙的感觉,拍案称奇。”对于扬州玉雕的发展和技艺的传承,江春源坦言,扬州玉雕人才辈出,作为“扬州工”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他要将自己的技术传承下去,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