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二战时期亚洲最大轰炸机场
陈纳德将军后人与石磙子合影贺劭清摄
劳工用石磙子压飞机跑道成都档案馆供图摄
中新网成都8月25日电题:探访二战时期亚洲最大轰炸机场
作者贺劭清
“我从小就听外祖父讲上百万中国人民帮美国抢建机场的故事,没有他们用‘血肉’创造的奇迹,就没有美国空军反攻的胜利。”轻抚着修建新津机场所用的巨型“石磙子”,陈纳德将军外孙女、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凯乐威不禁眼眶泛红。
25日下午,凯乐威与陈纳德将军第四代、第五代后人一行来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探访二战时期美国空军援华指挥部所在地新津机场旧址。这也是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轰炸机场。
据了解,1943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中国国民政府,希望中方能在半年内在成都附近完成包括新津机场在内的4个轰炸机机场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以便美国陆军航空队能从中国出发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
“修建新津机场的照片就放在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的醒目处,我希望让更多美国人知道,为了赢得这场胜利,中国的男女老少都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凯乐威回忆,在她博物馆的影像资料中,上百名裹着白头巾、穿着破棉衣的劳工正是靠人力拉着这十多吨重的巨型“石磙子”反复碾压路面。
“为了供美军B-29轰炸机起飞,新津机场跑道厚度须达到1米,所以用来压路‘石磙子’最重达16吨,最轻也有5吨。”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敦序介绍,修建新津机场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填石方、挖排水沟、运土等全靠劳工肩挑、手挖完成。
事实上,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轰炸机场新津机场仅耗时5个月便扩建完毕,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美国58轰炸团成功进驻。1944年6月,68架B-29轰炸机组成的机群从新津机场出发,进入日本本土九州岛,揭开了美军对日战略轰炸的序幕。
被厚厚的青苔覆盖的B-29轰炸机加油库、二战期间中国劳工修建的飞机跑道、老百姓称作“怪房子”的战用碉堡……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0年,但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的新津机场旧址内,战争留下的痕迹仍随处可见。
近几年,先后有多批美国老兵、飞虎队成员及后代来到新津机场旧址,寻访历史的足迹。“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在这里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是我们敬仰的英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生王旭说。
“这里不仅是中美空军携手抗日的‘功臣’,也是中国抗战‘大后方’人民倾力支援抗战的见证地。”凯乐威说,从小她从外祖父陈纳德讲述故事、美国书籍中了解中国抗战,希望后代永远记住这段在战争中结下的友谊,知道和平是多么的珍贵。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不时有飞行学员驾驶着飞机从平坦的跑道上起飞。“外祖父留在中国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中国自己的飞行员,如果他看到中国现在有这么多优秀的飞行员,还有可能学习他留下的教学技巧,该多么的骄傲啊!”凯乐威感慨。(完)
原标题:探访二战时期亚洲最大轰炸机场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