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探索社保领域资金合规“整治、智治、常治”新局面
“工伤保险是职工的劳动安全网,诈骗工伤保险基金的行为是对‘安全网’的破坏。我院针对办理的一起涉职工工伤保险报销诈骗案深挖彻查,发现安徽省某市社保部门监管缺失等问题。经当地检方协助,顺利向该市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获重视采纳,从完善工作机制、深化稽核工作、推进普法教育等方面封堵漏洞,守护基金安全。”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检察官结合办案,主动加强社会保障领域监管与检察法律监督、行政执法监督衔接配合,探索社会保障领域财政惠民资金监管“整治、智治、常治”新局面。
深挖彻查难点,找准问题症结
该院在办理张某等10人诈骗案件中发现:2018年至2021年期间,张某等10人作为安徽省某市钢铁公司的在职、退休职工及近亲属,利用本人或近亲属享有该市职工工伤保险基金报销资格,与专门从事药品非法买卖的曹某某(已判刑)勾结,将工伤保险门诊病历、社保卡等交由曹某某,任由其冒用10人身份在市中心医院频繁开取无需服用或超过自身服用剂量的药品,再由曹某某将药品加价销售给药贩陈某某(已判刑)。
通过上述方法,张某等10人共骗取工伤保险统筹基金共计人民币117919.43元,张某等10人非法获利22100余元,致使国家工伤保险基金遭受重大损失。结合办案,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向该市某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指出该中心存在“三个不到位”等漏洞:对工伤人员术后跟踪回访及动态化监管不到位,对协议定点医疗机构违规开具药品缺乏相应的检查、防控机,对依法使用社保基金的宣传教育不到位。
攻克“管控薄弱点”,推动集成式监管整治
该院结合办案挖掘的问题症结,以检察建议督促加强对协议医疗机构和工伤人员监管,推动该市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协议医疗机构工伤医疗管理的通知》,建立工伤保险与医疗保险稽核联合工作机制,目前已稽核工伤住院、门诊费用175万元,拒付31万元违规费用;职能部门调整报销结算方式,堵塞虚开药品的漏洞,并加强普法教育,印制《社保基金管理警示教育议案释法宣传册》。针对工伤持证人员诈骗工伤保险基金暴露出来的多个行政机关内部以及与司法机关之间联络沟通、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及时建议职能部门积极推动与公安机关、医保部门、人社部门探索建立信息交互机制,破解“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源部门互联互通、数据资源调度共享常态化,将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等行为消灭在萌芽阶段。
打造“惠民服务码”,实现数字化动态智治
探索设计“一人一码”。深化数字检察理念,理论推算构建数据模型,拟通过二维码、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领取资格和个人信息核查,实现个人申请一码输入、资格复核一码填报、停发情况一码显示、领取资格一码恢复。实施“三色标识”。设计三色服务码,绿码正常;黄码需补填材料和完善手续,其中停发资金需提供相关复核材料;红码停发。三色码动态转换,实时直观呈现发放状况。整合“线上线下”。探索研发信息自动比对核查软件,自动比对分析待核对数据信息与软件分析研判后导出的核查结果,通过入户调查核实比对结果,实现数据“精准跑”。采取“数据碰撞”方式,杜绝类似骗保行为发生。
构筑“监督防控网”,形成跨部门长效常治
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与社会保障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开展数据分析技术协作,探索构建并运用工伤保险诈骗分析模型,智能核查异常数据,并与本地公安机关建立健全刑事案件线索的移送制度,加强线索移送、接受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形成“行刑共治”,提升工伤保险基金监管质效。督促资金监督。督促资金主管部门加强领取人资格确认、年度资格复核、人员信息更新汇总等工作;指导基层干部对项对表做好摸底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