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8岁男童脑死亡 捐献角膜双肾等器官救5人
母亲谈到孩子的时候掩面而泣。
孩子昔日玩耍的照片。
记者昨日获悉,来自吉林通化的8岁男孩王皓达将在武警总医院接受器官获取手术,捐献他的两枚眼角膜、双肾和肝脏帮助5名患者重获健康。
不幸患上脑胶质瘤
昨天中午,王教波、黄云芬夫妇来到医院重症监护室看望小皓达。病床上,孩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被确定脑死亡。由于面部有些浮肿,身高1.35米却只有50斤重的小皓达看起来没有平时瘦弱,想到即将到来的手术,黄云芬忍不住失声痛哭,“孩子你怕黑,以后没有妈妈照顾,一定要坚强,学会照顾自己”。
夫妇二人介绍,他们来自吉林通化东昌区江东乡横道村,平时没有固定收入,过日子全靠四处找零活。2013年10月份,刚上一年级的小皓达突然全身抽搐,“那几天孩子有些感冒发烧,我们按感冒治疗,症状消失了,也便再没有多想”。
可不到半个月,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而且孩子间歇性的抽搐越来越厉害,嘴角淌着口水,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一度要休克,甚至翻了白眼。通过医院紧急检查救治,专家告知,怀疑是脑胶质瘤,虽然可以手术,但效果不容乐观,恐怕有下不了手术台和术后变成植物人的风险。
考虑再三,夫妻俩艰难地做出了选择,保守治疗。他们寻访民间能治病的奇方偏方,只要是别人推荐管用的方子,他们都拿回来自己尝一尝,确实没有问题再喂给孩子。
回馈爱心捐出器官
一年多的时间,王教波夫妻俩带着孩子跑遍了通化、吉林、长春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被告知手术效果不容乐观,让家里做好随时出现危险的准备。为了尽可能拖住病魔的脚步,有一段时间,皓达每天要打六七瓶点滴,手和脚没有地方能扎针,就往头上扎,后来甚至连儿科的护士都找不到可扎针的地方。
今年2月,小皓达的病情开始恶化,经过多方治疗未果,3月14日,小皓达失去了自主呼吸,被诊断为脑死亡。
随后,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下,王教波签署了器官捐献的各项文书,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带着儿子来到北京武警总医院。
“这是我们夫妇共同做的决定,虽然家里长辈并不支持,但我们还是想坚持”,王教波表示,小皓达是通化医院首例器官捐献者,作为普通农民家庭,他们只有以这种方式,来报答之前曾获得的帮助。
他介绍,为了给孩子看病,家中欠款已达十多万。孩子重病的消息传出后,亲朋好友、网络上的好心人,隔三差五地为小皓达送来玩具、费用,前后捐款累计达1万多元,“一方面是为了这些人的帮助,一方面是想完成自己和孩子的心愿”。
角膜约定捐北京人
与其他的器官捐献者不同,小皓达的家属对其捐献的角膜受捐者身份作出了要求,“希望是北京的患者”。
王教波说,确诊脑胶质瘤后,小皓达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上学。首次开学经历升国旗、戴着红领巾的学生,让小皓达印象深刻。患病后,小皓达甚至想请妈妈帮他戴上使用拉锁的红领巾,“发病时孩子手不听使唤,根本不能系红领巾”。
有一段时间,孩子总跟黄云芬念叨:“妈妈,我知道咱们家没钱,可是,等我病好一点,能不能给我买个DV,带我到北京天安门去看看升国旗,我们学校小朋友都戴红领巾升国旗呢,我一次都没有看过。”可随即又会自言自语:“唉,算了。”
如今,小皓达将捐出他的两枚角膜,夫妇二人希望,能够把角膜留给北京患者,替他去看看天安门,看看不曾见过的广阔世界。
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器官捐献协调员尹利华介绍,器官获取手术将于近期进行。届时,在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角膜、肝、肾获取手术结束之后,医院会同步展开为两位患者的肾移植手术和一位患者的肝移植手术,预计肾移植三四个小时,肝移植八九个小时之后,这三位患者接受小皓达的肝肾器官将获得新生。而根据患者家属的愿望,医院已联系同仁医院,尽量安排北京的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
□人物
他总是偷偷地删除治疗照片
昨天下午,黄云芬翻起手机中的照片,身着蓝衣的王皓达笑容灿烂,开心地与各种小动物合影。黄云芬指着其中几张花朵的特写,回忆起当时王皓达看见他们时欣喜按下快门的情景。
活泼开朗、热爱生活,在父母的眼里,王皓达本应维持这样的生活。然而他们发现,患病治疗过程中,年仅8岁的王皓达变得有着超过同龄男孩的敏感和成熟。
从前总爱说长大了要挣钱养活爸爸妈妈,不让妈妈再干活的皓达,自从病重后再也不肯说这样的话。有时候王教波故意逗儿子问长大了做什么啊,皓达会突然闭口,一句都不接下面的话。
黄云芬拍了许多孩子患病后打针、住院的照片,小皓达发现后都偷偷删除。“他怕我记得这些,让我痛苦”,黄云芬明白孩子的心思。
对小皓达,夫妇俩除了遗憾,还有些歉意。作为普通农民家庭,为了给小皓达治病,他们已经拼尽全力,目前仍有十万余元外债。他们从未对小皓达提起这些难处,却被心思细腻的他看在眼里。
“孩子特别喜欢超市里卖的一款拼装变形玩具,但从来没有开口要过”,黄云芬说,小皓达为这款玩具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带我去超市看看行吗”。
黄云芬也曾想买下这款玩具,但每每提出,都被小皓达拒绝了。在病情恶化、需要住院时,黄云芬想买来它为孩子解闷,但把孩子带到超市,小皓达看了又看,还是觉得贵,挑了一盒十多元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