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博物馆告诉你指纹里的秘密 民国邮政博物馆让你体验中国邮政80年

22.10.2014  13:43

十指指纹资料样本。资料图片坐落在中山陵风景区的邮政博物馆。资料图片

  6月9日讯 指纹除了识别身份还能判断出你的健康与智力状况,更能用指纹作画。昨天2014年南京市民文化巡访发现博物馆第二期活动走进南京指纹博物馆和南京邮政博物馆。记者不仅在指纹博物馆里发现小指纹里藏着大秘密,更是在南京邮政博物馆里通过历史档案与实物感受到了中华邮政80年的风风雨雨。

  指纹能反映身体状况和智力

  短跑运动员的指纹通常极其简单

  民间有句顺口溜:“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说的是手指的纹路可以判断出人是否富贵。南京指纹博物馆副馆长宁军丽表示,指纹主要由基因决定,和贫富没直接关系。“但是能够反映出人的身体、智力情况。”

我国专家收集了不同体育项目中多位体坛名将的指纹信息,总结出了不少共性。例如优秀运动员手指上的双箕斗明显比普通人多,弓形纹则相对较少,而且他们之中也很少有通贯手。短跑运动员通常具有图案极其简单的指纹,而且指纹中的线条非常少;摔跤、拳击等项目的选手,指纹往往有复杂的图案和繁多的线条。

  指纹能搞艺术创作

  手指绘出栩栩如生的小鸟

  指纹除了用于调查和科学研究,还能用于艺术创作。

  南京指纹博物馆收藏了多位名家用指纹创作的艺术作品。馆中就有著名工艺美术大师赵伟贤的手指画,只见一个造型考究的瓶子上画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其实这两只小鸟就是赵先生用指纹按成的,其中清晰的指纹形成了小鸟羽毛的纹路,看起来生动自然。此外,南京市美术学院各位画家合作完成的松梅图中傲雪的红梅,其实也是由画家的妙手点染而成的。

  民国时期邮局是“金饭碗”

  邮递员都要会外语

  昨天,记者来到了坐落于中山陵风景区的邮政博物馆。在民国时期邮局是四大终身制单位之一。“当时想进邮政局工作,不论文凭,都要参加统一考试。”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道。而且进邮局一定要懂外语,因为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进入邮局的每个员工第一个岗位都是邮务佐,要从基层干起。

  记者还在滚动视频中看到了两位邮政系统的老员工影像,其中1942年考入邮政系统的沈守诚老员工回忆,那时候能捧上邮局的金饭碗,是不少人的梦想。现年93岁的潘安生从邮务佐做起,在邮政系统工作了44年,他在视频中说,“那时候邮差制服的袖边、领口和帽子上都有金边,很神气。”

  特殊时期信难寄

  哪怕贴了总面值123万的邮票

  当邮递员不容易,寄信也不易。交通不便,邮递员们必须肩扛手挑地去收信送信。在偏远地区,骆驼、骡马是运输信件的好帮手,不过还是有信件没能成功抵达收信人手中。

  在博物馆里就有一封贴了31枚邮票的老信件,信封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邮票,面值3万的一枚,面值4万的30枚。也就说,写信的人贴了面值123万的邮票,但由于内战时期邮运不畅,这封1984年11月12日从固安寄往南京的信件最终没能到达收信者手中而被滞留在邮局里。

  民国邮政博物馆免费开放,试运营期间每周三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