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留住深度报道记者

16.06.2015  15:46

              尽管传统媒体“自断命脉”撤销深度报道部门是一场误读,不过,传统媒体人,尤其是深度报道记者的纷纷离职却是一个事实。深度报道记者缘何离职成潮?面对这一现象,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转型颇受欢迎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吴湘韩认为,近来,传统媒体人跳槽的很多,但因为深度报道记者业务能力强、知名度高,他们跳槽更受社会关注。

        从深度报道记者离职的去向来看,选择新媒体平台的不在少数。如《京华时报》深度报道部主任康少见转投腾讯,《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王星转投搜狐,《财经》杂志知名记者欧阳洪亮转投新媒体机构无界传媒……

        转型到企业担任公关也是传统媒体人的一大选择,深度报道记者也不例外。企业公关很多工作都是和媒体打交道,而记者对媒体的操作流程熟悉,在传媒界也积累了众多人脉,工作起来自然驾轻就熟。据了解,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公关部负责人,大多都是媒体人出身。

        当然,除了选择新媒体和企业公关之外,也有些资深媒体人选择创业,如《财经》杂志原副主编罗昌平创办了优恪产品检验网络平台;或涉足其他行业,早先的新华社杭州分社记者吴晓波如今已是知名财经作家。

        选择更为多元

        分析深度报道记者的离职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大体包括3个方面。

        首先,高薪吸引。目前我国市场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互联网公司,经过多年的跑马圈地、资本运作,已是利润可观、财大气粗,滚雪球般增长的收入引来传统媒体的“金凤凰”在情理之中。而与之相比,传统媒体的薪酬待遇普遍是基数低、成长慢,特别是对于投入高、产出慢的深度报道来说,其从业者的薪金显然不够给力。相较之下,作为价值高地又前景可期的互联网公司等自然更具吸引力。

        其次,悲观情绪影响。在当前报业广告呈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整个传媒行业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从业者人心惶惶,普遍为传统媒体的未来而焦虑,不少人唱衰传统媒体,认为这艘大船即将搁浅,船员们继续留守的结果将是面对中年失业危机。加之深度报道、特稿及调查类新闻的采写周期长、难度大、受限多、风险高,深度报道记者便纷纷选择了离开。

        再次,多元化时代带来新机遇。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和创业的时代,只要有梦想、肯付出,就有无限的可能。深度报道记者也面临着多元化时代的多种选择,特别是像创业等更能发挥个人价值的选择,强烈吸引着这些传统媒体的精英人士。罗昌平就告诉记者,收入并不是他最看重的,他希望做一些对社会有实质性影响的事情,有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发挥价值。

        呼唤更多关怀

        深度报道记者的纷纷离职,使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瓶颈。没有优秀人才的强有力支撑,媒体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业内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首先是变革薪酬体系。《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主任王莹指出,以目前传统媒体普遍采用的低底薪的薪酬制度,深度报道记者难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怎样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调动深度报道记者的积极性,又使媒体能够承受,值得媒体管理者深思。在这方面,《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次是加速改革、加快发展。康少见认为,只有传统媒体真正发展了,让深度报道记者看到光明的前景,大家才会选择坚守。

        那么,传统媒体是否真是所谓的风雨飘摇中的大船,载不动深度报道记者风华正茂的青春?不少传统媒体人对此并不认同。在王莹看来,传统媒体的最大唱衰者是自己,许多人在有意无意地放大悲观情绪。王莹认为,困难确实存在,但只要正视困难,传统媒体或者更准确地说,机构媒体的专业化内容仍是刚需,专业媒体人仍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吴湘韩则指出,传统媒体通过积极转型,可喜的变化在不断发生:不少传统媒体开展全媒体运营,力图全面占领PC、手机等终端。当传统媒体的竞争意识真正觉醒了,未来仍然值得期待。许多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传统媒体,利润也在逆势增长。这或许说明,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是可以通过努力突破的,而专业化的机构媒体及深度报道记者是永远有需求的。

        当然,对深度报道,包括特稿、调查等加大投入力度,减少发稿限制,加强版权保护,给深度报道记者更多的成就感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