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盛典》昨首演 打造遗址上“实景演出”
梵音吟唱、洪钟声响,琉璃宝塔下闪烁着奇妙的光束,点亮了千年古刹遗址和古都南京的夜空,也点亮了全场1400多位观众的心。
昨晚,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剧场·实景演出《报恩盛典》正式首演。佛光中,观众穿越千年,在创新演绎的朱棣、玄奘、悉达多的故事中,感受最圆满的“报四重恩”。
有的看呢:每晚7点半 连着演8个月
今年的演出季从3月28日起直至11月中旬,每晚7:30,《报恩盛典》都将如约而至。
演出季共覆盖全年9个游客流量高峰:清明节小长假、五一国际劳动节、母亲节、端午节小长假、父亲节、暑期、教师节、中秋节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观众可以在各大线上旅游网站购票,也可以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票务中心购买。
品剧情
3个故事演绎3段人生,讲述不同的感恩
2016年10月,《报恩盛典》开始了一个月的试演,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和创意后,制作团队对剧目进行了精心修改,声光电效果也全面升级。
昨晚7点半,《报恩盛典》正式亮相。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响,小演员们幻化成大报恩寺琉璃塔上的无数风铃,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露天舞台上旋转、摇摆。老和尚和小沙弥走出,他们担任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供灯之职。为了让小沙弥领悟点灯的意义,老和尚和塔上的风铃引领小沙弥穿越时空,去探寻那盏“从来不需要点亮,也不曾熄灭过”的灯火,《报恩盛典》的故事也就逐渐展开。
宏大的仪仗队中,明成祖朱棣开疆扩土、杀伐决断,而母亲已逝,再大的疆土也换不回母爱,念母深情化作恢弘的大报恩寺和高耸入云的琉璃宝塔。一代雄主流下了帝王泪,点亮了一盏感念母恩的灯火。远航海外的郑和,用一声声呼唤,传来下西洋的消息,表达着对国恩的报答。
时空变化,在茫茫的西域沙漠中,玄奘只身前行,在对佛祖立下“正法不得,誓不东归”的誓言,让他的信念化作一盏感念佛恩的灯火。
风铃轻响,在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坚定地向丛林深处走去,他告别父母妻儿与荣华富贵,只身出家苦修,只为找到解脱众生的正道。这一宏愿,化作与心魔斗争的坚定和菩提树下的觉悟,以及一盏佛陀感念众生恩情的灯火,在众生之恩的感召下,最终成为释迦牟尼佛。
演出的最后,现场每一位观众都成为了《报恩盛典》的“主角”。他们点亮座位上事先准备好的灯火,在全场心灯闪烁、佛光普照的场景下,列队走到报恩塔下,许下自己的心愿。
看亮点
最顶尖创作团队
打造遗址上“实景演出”
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出土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在原址重现的“琉璃宝塔”,成为点亮南京夜空的城市地标。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第一人”梅帅元及其团队打造的《报恩盛典》,在 “琉璃宝塔”前上演,通过声光影手法的完美结合,再现 “白天金碧辉煌,夜晚灯火通明”的视觉感受。
这场演出制作团队大腕云集,梅帅元担任艺术总监、总导演;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任文化顾问;《印象·刘三姐》的作曲之一、青年艺术家张骁担纲编剧、作曲、音乐总监、总导演。这是江苏省最大规模的实景演出和全国首台在博物馆内的大型实景演出。
演出舞台深藏在地下16米
当年许多佛教圣物供奉在大报恩寺地宫之中,那报恩盛典剧场不妨也“藏”在地下。为了在遗址公园内打造震撼的实景演出,地下升降舞台向下挖掘垂直距离达16米。这样一来,白天舞台深埋地下,与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浑然一体;夜晚舞台从地下升起展开。
演出中,这些深藏地下的巨型布景,随着剧情发展缓缓升起,它们以三层佛窟为基本图案。在讲述玄奘取经的环节,当真经取回后,无数僧人在佛窟前译经,饰演飞天的演员,则在每一座佛窟前摇曳起舞,场面恢弘而震撼。
全球最亮投影仪
给你别样视觉震撼
看过演出的观众,无一不对现场的震撼灯光设计难以忘怀:琉璃宝塔的塔身成为五彩斑斓的幕布,大报恩塔时而浮于半空,时而明月映塔身,时而巨马奔腾。
《报恩盛典》的总导演、编剧、作曲、音乐总监、青年艺术家张骁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演出还采用了两台全世界“最亮”的投影仪,它们的亮度分别达到45000流明,是平时点亮大报恩寺塔的两倍多。通过灯光的渲染,打造一面虚拟的背景,令观众仿佛真的来到了朱棣、玄奘、悉达多的故事中。
主创说
梅帅元:希望为观众照亮“心灵回家之路”
在演出前,《报恩盛典》的艺术总监、总导演、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盛典董事长梅帅元走上舞台,向台下1400多名观众介绍了这台演出的“精神内核”。
梅帅元说,在千年历史的遗址上,用实景演出的形式讲述故事,赋予了演出无可比拟的“气场”。“而在今天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失去一些、丢下一下,《报恩盛典》的根本主题,就是找到这些在当下失去的部分,为观众的心中点亮一盏明灯,为观众照亮一条回家的心路。”
总导演、编剧、作曲、音乐总监、青年艺术家张骁介绍,不同于去年试演的是,今年的演出更着重于对细节的刻画,2017版的《报恩盛典》将完整呈现“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国土恩、三宝恩、众生恩,以崭新的戏剧、舞蹈形式将报恩精神更加强烈而深刻的表达出来。
他认为,《报恩盛典》是最切合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南京大报恩寺为朱棣所建,遗址出土了玄奘舍利和释迦牟尼佛顶舍利,正是这三个历史人物穿起了整台演出。而“一带一路”的文明刚好在报恩寺的历史中交汇,演出中,以郑和下西洋与玄奘西行形成对话、呼应,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路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一次致敬。(张可)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