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听江苏检察官讲述祖辈的抗战故事
编者按:70年前,中国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为赢得二战最终胜利、捍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70年过去了,抗战的记忆却永不流逝,英雄的精神永不磨灭,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开展了“寻访抗战记忆,传承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寻访身边曾经参加过抗战的检察官以及检察官曾经参加过抗战的亲属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一起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战火纷飞的岁月
朱崇礼
朱崇礼,曾任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正处级检察员,抗战时曾参加过游击队、新四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了追溯英雄的事迹,8月27日,我来到老人的亲属身边,了解他生平的抗战岁月。
1942年,日军在苏北开始大规模的扫荡,对当地实行“三光”政策,并在经济上严密封锁,不准任何物资运进,苏北人民在日寇水深火热的统治下奋起反抗。15岁的朱崇礼抱定保家卫国的决心,加入淮阴县张集区游击队,扛起了枪,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战士。
当时的淮阴县张集区,有一个日军的重要的武装据点,是日军在淮海区安置的18个大据点之一,据点当中是一座五层中心炮楼,筑有两米多高的土围墙,一道铁丝网,一道鹿砦,还有一道深达2米的壕沟。据点中,驻扎着日军的一个小队约100多人,伪军一个大队300多人,它拱卫、联系着远处各据点,控制着交通要道。1943年,朱崇礼和他的战友们,对鬼子的张集区据点进行长期围困,进行扰击和封锁,最后竟让日伪军不敢出据点抢劫。经过近半年的围绕,敌人早已疲惫不堪,最后被我地方民兵武装与主力协力,一举消灭敌人300多人,缴枪300多支,而我方无一人伤亡。此后,朱崇礼又参加了拔除高沟据点,收复淮阴县等多次战斗。
1943年,朱崇礼在新四军淮海军区第十一团担任侦察兵。抗战期间,根据地经常被敌人扫荡,敌人还设置了一道道封锁线。朱崇礼为了穿越封锁线,经常乔装打扮,伪装成拾粪的、要饭的、做苦力的,到敌人碉堡、据点附近侦查。为了收集情报,他有时从早到晚一口水也不喝。侦察兵的艰苦岁月,让朱崇礼养成了高度的警惕性,任何时候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有一次,他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坐在路边吃饭,刚端起粥,看见有人向他走来,他放下碗掉头便走。从此以,他改变了吃饭的习惯,改用左手拿筷子,而右手则始终握着枪,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终身。
战场上枪林弹雨,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朱崇礼曾经负伤三次。在攻打淮阴县城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子弹从手腕大动脉间穿进去,顿时血流如注,生命垂危,那时的医疗条件和水平都很差,部队医院很简陋,当地大夫束手无策,幸好经验丰富的日本反战同盟会(“日本反战同盟会”是日军被我军俘虏,在教育和感召下,加入我军作战或为我军提供帮助的组织)的大夫替他取出子弹,治好了伤。
听着老人亲属的回忆,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跃入我的脑海,久久难以忘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英雄们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才换来了今日中国的和平富强,我们怎能不珍惜。
(作者李莹系淮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