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峥嵘岁月 96岁老兵站着诵读“抗战家书”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昨天,南京“抗战家书”征集暨第四场诵读活动走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抗战老兵、纪念馆馆长、学生代表用诵读“抗战家书”的方式,致敬胜利日。
当天,诵读现场来了3位特殊的诵读者——抗战老兵冯宗尧、张修齐、何竞。诵读前,主办方特别征求了3位抗战老兵的意见,询问他们是坐着诵读,还是站着诵读,他们一致选择站着诵读!这让在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老兵们分别诵读了《谢晋元致连襟书》、《张修齐致同学书》、《赵一曼致子书》。他们动情的诵读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忆起当年的抗战岁月,老兵们更是一度情绪激动、声音哽咽。
张修齐告诉记者,他诵读的“致同学书”是写给青梅竹马的初恋对象刘瑞徵的,由于战争的原因,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这封70多年前的家书,原件早已找不到了,此次受邀参加诵读“抗战家书”活动后,他根据回忆重写了这一封家书。
张修齐,1921年生于南京。1937年,16岁的张修齐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5期。从军校毕业,他投身抗日前线,跟随步兵部队,在浙江萧山与日军对峙,阻止日军渡江南下。1940年回到长沙,1941年9月,身为步兵迫击炮营的一排长,他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守卫长沙。“会战中,我曾被日军炸弹击中身负重伤,与我关系最好的战友被几名日军用刺刀捅死,而和我一起参军的50名同学,最后仅剩十几人。”忆起往事,今年96岁的张修齐一度落泪。
南京“抗战家书”征集暨诵读活动自7月7日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征集“抗战家书”和诵读者的过程中,很多市民积极参与,提供家书线索资料,不少家长打电话报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可以参加诵读“抗战家书”活动。此次主办方征集挑选了4位小学生为大家诵读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写给亲友的三封短札。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孩子们的诵读声情并茂,表达出了爱国将领吉鸿昌光明磊落、从容赴死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现场观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又一起朗诵了这首吉鸿昌在牺牲前以手指为笔写下的绝命诗。
当天,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馆长沈浩,诵读了《潘涛致妻书》;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诵读了《金方昌致兄书》。
一封封穿越时空的“抗战家书”,成为历史的永恒见证。“诵读、聆听这些家书,我们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
目前,南京“抗战家书”征集暨诵读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如果您珍藏有14年抗战期间(1931年—1945年)与南京相关(南京籍、在南京牺牲、在南京生活过等人群)的抗战家书(军人家书、烈士家书、平民家书、前线家书、后方家书等),即可参与分享并参加诵读活动,重温赤诚的家国情怀。此外,活动还同步招募“抗战家书”朗读者,所有爱好朗读的南京人都可以报名。
抗战家书征集和朗读者招募详情可关注南京日报南报网www.njdaily.cn,或南京日报官方微博和微信。(马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