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埃”一线感受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04.01.2015  21:41

元旦前夕,本报编辑林敬秋分别连线奋战在援非“抗埃”一线的我军援塞医疗队队长陈昊阳、援利医疗队队长王云贵——

感受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队长您好!首先向您及奋战在“抗埃”一线的战友致以崇高敬意!目前当地的埃博拉疫情如何?

陈昊阳:塞拉利昂是目前西非三国中埃博拉感染者数量最多和上升最快的国家,疫情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据塞拉利昂卫生部消息,截至2014年12月27日,塞拉利昂埃博拉累计病例数已达到9409例,其中2732例死亡。与上月同期相比,新增确诊病例数略有下降,但每天仍有40-60例新增确诊病例。目前塞国的疫情发展处于爆发后的持续波动期,尤其是首都所在的西区,是病例最多的,其报告病例数接近全国病例数的一半。

王云贵:总体上,利比里亚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自2014年11月初起,每日疑似、可能及确诊病例数呈逐渐下降趋势。据利比里亚卫生部消息,截至2014年12月27日,利比里亚全国已累计报告7977例,其中3413例死亡。最近一周以来,该国每日确诊人数在10例以内。但目前由于大选、大型节日等导致人员大量聚集,仍有疫情反弹的可能。

编辑:医疗队在收治埃博拉患者工作中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昊阳:我们医疗队自2014年9月17日开始,一直奋战在“抗埃”一线。两批医疗队员通过不断优化埃博拉留观患者的收治流程,使医疗队工作的中塞友好医院留观中心成为塞拉利昂当地日均收治患者最多、住院病人最多的留观中心,为控制疫情、救治患者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留观中心共收治留观患者546人,其中已确诊埃博拉患者232例,排除疑似患者225例。

王云贵:中国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由中方独立运营和管理,自2014年12月5日诊疗中心正式开诊以来,共接诊病人54例,收治疑似病人42例,其中确诊埃博拉患者4例。按照世卫组织的治疗原则和标准,我们主要采取抗病毒、抗感染、抗休克等方式进行对症治疗,通过病人口服和静脉输液的方式给药治疗、精心护理。目前,共有留观疑似病例和埃博拉确诊病例16例,正对这些患者展开积极有效治疗。

编辑:除了收治埃博拉患者,医疗队还做了哪些工作?

陈昊阳:对于烈性传染病而言,防控是关键。因此,医疗队加大了对塞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流程和技术能力的培训和帮带。目前已累计培训塞方医生、护士、保洁等工作人员200多人次。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为驻地及周边的中资机构和中方援塞力量开展义诊等医疗服务。

王云贵:我们围绕埃博拉及当地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为利方培训军队和地方医护人员、社区卫生骨干800余人,有效提升了当地埃博拉等疾病防控的技术水平。此外,我们先后派出医疗分队,对在利比里亚的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及近10家中资机构700多人,开展了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健康保健等服务。

编辑:目前医疗队主要面临着哪些挑战和困难?

陈昊阳: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留观病人的管理难度很大。患者毫无自我防护观念,管理依从性很差,在污染区随处走动、坐卧、走出病房,使病人管理工作面临很大挑战。目前,我们采用单间隔离的方法仅仅是防控交叉感染的一个方面,想要真正实现留观患者“零交叉感染”,下一步必须做深做细患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塞方医务人员的培训指导任重道远。我们开展工作离不开塞方人员的配合,塞方的医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传染病临床培训,虽经我方多次培训,但因基础较差和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的情况还时有出现,感染的危险很大,这需要较长时间多次反复培训才行。

王云贵:埃博拉传染性强、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队员都是首次接触。因此,最大的挑战是个人防护,尤其在医疗队收治病人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防护必须严格规范。在我们收治的埃博拉患者中,有儿童和婴儿,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开展输液、置胃管等有创治疗和进食、喂药等全方位贴身护理,这对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带来极大挑战。我们穿着防护服每天进入病区4-6次,每次2-3小时,在污染病房工作时间长了,极易发生窒息、昏迷、脱水等风险,对医护人员的身体耐受力是极大的考验。

编辑:2015年来临之际,远在异国,您此刻想跟一直关注和支持“抗埃”勇士的祖国人民说点什么?

陈昊阳:我们全体医疗队员向一直关注和支持援非“抗埃”工作的祖国人民表示感谢,是你们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与疫魔战斗的勇气和力量。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工作,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展示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

王云贵:首先,我谨代表援利医疗队163名队员向祖国人民问好!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严格防护、科学救治,圆满完成任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戴欣、张远军、姜恒整理)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