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

07.03.2016  10:31

  ——政协首场记者会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现场播报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首场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畅谈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其养亏损企业,不如养职工

   在回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遇到哪些难点时,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说,主要是调整结构和补短板存在困难。“调整结构,要 关停一些企业,就会遇到职工下岗的问题。中央的政策是包下来,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因为职工生活有着落,经过培训可以重新到工作岗位。”此外, 补短板必须创新,也必须在结构上做一些调整。

  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时期,当前最要紧的是结构调整,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些过剩部门需要重组,但2016年总的趋势是稳中有进、稳中看好。

  “我们依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但是重点不是‘大摇大摆’,而主要表现为‘定向调控,重在微调,重在预调’。”厉以宁说。同时,投资和消费并没有大幅度减少,有很多项目要投,比如交通设施、港湾建设等。

  对中国企业家,厉以宁给了四条建议:让产品更个性化、让服务业更人性化、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在国内买,增加的就业是国内的就业,增加的税收是国家的税收。

  粮食生产也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同时粮食进口也在增加,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多了和少了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主要是粮食“连续12年增产,但还不能满足总需 求。”他说,当前粮食生产面临两个基本矛盾,一是总产量在不断增长,但是粮食的品种结构在供给方和需求方还存在着明显矛盾,“大豆明显缺了,玉米明显多 了”。二是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贵,和国际市场相比没有竞争力,因此才出现了多了还要进口。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也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陈锡文认为,主要应围绕三个重点展开:努力追求粮食总供求的平衡,提高和稳定粮食产能;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让它更加适应 市场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进行农业组织创新。

  国企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国企改革的11个配套文件,进行了改革试点。但在实践中,仍有网友评论国企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振明予以否认,认为国企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国有企业所处的历史、行业和面对的外部竞争环境不同,每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商业模式也不同。”常振明表示,国企的改革一定要 “一司一策”,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大方向和原则,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制定自己的战略,并确定未来的商业模式。

   常振明介绍,去年国企改制重组的步伐在加快,南车北车、国家核电和中电投、中远和中海运、五矿和中冶等12家央企正在重组合并,国企的改革正在按照日程 稳步推进。“‘一司一策’中每个企业都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改革方案,可以使企业和企业的员工能够激励他们创新的热情,最终使全社会和人民得到实惠。”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伟 郁芬

原标题: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