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职业化改革期盼“扬帆远航”

22.03.2016  22:00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苏斌 郑直)CBA第21个赛季落下帷幕,“一黑到底”的四川队成为历史上第五支总冠军球队。进入CBA仅3年的他们,成就了“灰姑娘”的童话,也让球迷对联赛的未来有了更多期盼,这既关乎竞技水平和观赏程度,更关乎联赛在职业化之路上的探索。

  去年,湘江之畔,中国男篮重登亚洲之巅,长时间堆积在球迷心中的郁闷得到了排解。接下来的这个CBA赛季,参加亚锦赛的国家队成员状态大多保持不错,又有胡金秋、赵岩昊这些后起之秀不断涌现,多支球队在争冠过程中呈交错之势,从竞技和观赏层面上讲,球迷看得很过瘾。

  遗憾的是,这个赛季里的争议事件还是不少。中国篮协开出的总共20张罚单中,有针对队员赛场打架的、教练出言不逊的,也有针对球迷失控的、管理层行为不当的。换句话说,联赛的参与者,基本都涉及其中。

  出现争议事件时,联赛管理部门的罚单都会如期而至。这样的做法并无不妥,参与方出现违规行为,就要为此付出相应代价。球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不是法外之地。然而比起一张张罚单,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我们是否有办法在源头将预防这些不当行为,而不只是在事件发生后一罚了之?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裁张庆认为,出现争议事件时,不能只靠加大处罚力度,需要管理者在系统建设、人员配备、规则制定方面下力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解决不了问题,根本还是推动篮球运动的职业化改革。

  常规赛郭艾伦被矿泉水瓶砸伤,以及总决赛川辽赛后爆发冲突,CBA在场馆内外安保环节中的漏洞不容忽视。在大洋彼岸的NBA,场馆安保人员通常会在暂停和节间休息时第一时间进入场地面向观众。在球队替补席与后排观众之间,往往也有若干数量的安保人员密切关注观众的行为。如果CBA联赛的安保人员能在比赛中时刻保持面向观众,也许郭艾伦被砸事件中真相不会等到36小时之后才水落石出。如果安保预案到位,球员入住酒店门前有足够数量的安保人员在场,分隔在两队球员和球迷之间,也许肢体冲突也可以避免,或者至少能在冲突爆发后得到及时处置。

  “这一厘米的距离,就决定了我与篮球的距离。”被砸中眼睑后,郭艾伦曾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这段距离,或许也正是CBA与真正职业化联赛之间的距离。

  在讲求“”的NBA,迎来职业生涯最后一季的科比能在他每个到访的地方享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在讲求战绩的CBA,迎接客队的通常会是嘘声甚至谩骂。球场不是发泄负面情绪的场所,球迷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同样是打造职业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职业联赛是一个庞大系统,需要职业的球员、职业的教练、职业的管理者、职业的球迷、职业的安保等各方共同努力。运营如此庞大的一个系统,显然不在人员数量有限、还要兼顾女篮以及国家队的中国篮协一家的能力范围之内。系统中的任何参与方无法从职业角度规范自身行为,联赛的职业化似乎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本赛季“中职联”的成立,或许能成为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助推器。姚明说,“中职联”的成立绝非“起义”或“造反”,而只是希望改革联赛,让俱乐部与篮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以确保联赛的核心利益。在中国篮协关于CBA联赛管办分离改革的方案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后,未来“中职联”与由中国篮协和各俱乐部共同出资入股的CBA公司之间是否可以形成最佳合作模式,将考验参与者的决心和魄力,也考验其对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远见和期盼。

  21岁的CBA,依然透着新意。赛季前举行的选秀大会上,方君磊成为CBA历史上的首个“状元秀”。目前职业联赛和大学生联赛之间的渠道还没有做到完全畅通,但选秀大会至少为渴望登上职业联赛舞台的大学生球员提供了一个契机。

  契机同样摆在CBA和中国篮球面前。在去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印发,中国足球领域沐浴着改革春风之后,如果真正热爱中国篮球的各参与方能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考虑联赛长远发展,CBA的职业化改革终究也会迎来“扬帆远航”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