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部分老宅承租权公开拍卖 引社会资本保护历史街区
新华报业网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3年6月,江苏扬州首次老宅承租权拍卖会开槌:用拍卖承租权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保护历史街区。下个月,扬州老宅承租权拍卖会将第五次开槌。赶在拍卖前,记者先走进老宅一探究竟:
青砖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的扬州老宅一直是不少人心中的向往。2013年起,扬州市多次拍卖老城区公房的承租权,成为盘活老宅资源的新举措。此次公开拍卖承租权的23处老宅大多位于文昌商圈附近,市区户口的自然人都可以参与竞拍。
扬州直管公房管理处工作人员陈洪珍:面积最大的有83.48平米,最小的有11.28平米,这次的地点就是离文昌商圈更近一点,跟上次比较起来。
过去,扬州市拍卖的承租权租赁期限同样是20年,此前房子租赁期满后,将由出租人无偿收回。而此次拍卖却有所不同:
陈洪珍:租赁期限届满时,如果承租人想继续续租的,可以跟直管公房管理处提出书面申请,再重新交纳第一次拍卖款,可以再续租20年。
扬州市房管局直管公房管理处主任柴强介绍,拍得这些老宅的承租权,就等于拥有了居住权,每个月只要承担每平方米1块钱的租金,承租权还可以转让。柴强说,拍卖老宅承租权,扬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
柴强:公房使用权我们要让它多元化,保护我们要让它社会化,运作我们让它市场化,所有的这次拍卖的资金包括以后我们处置的资金都是回到我们继续使用保护公房这个上面去。
取之于老房,用之于老房,柴强希望通过优化盘活公房资源,真正挖掘扬州老宅深巷的文化内容。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朱宇辉认为,扬州的做法是盘活老城区的有益探索。
朱宇辉:对于历史悠久的老宅子来说,需要有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新人来改善一下老城区的人口结构,这个是比较好的一种尝试。但是我觉得政府不能一味的一卖了事,老宅子毕竟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还牵涉到文物、规划、城建等多个部门,竞拍后的管理必须形成一个多部门的合力,从制度上保留老宅子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保留活的历史。
对次扬州用拍卖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保护历史街区,社会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如何监管承租人对古宅的保护?对承租人是否应该有筛选标准?对于没有妥善保护古宅的承租人有何惩罚?据了解,由于眼下的扬州老宅承租权拍卖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法规条文还处于空白阶段。相关部门回应,相关细节正在逐年细化。扬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表示,“做这些事情,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一步步来,一点点做。”
在北京烟袋斜街的改造中,政府部门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了当地的不动产价值。而苏州市则出台《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而在安徽黄山市徽州区的千年古村落,当地政府则将整个村落作为整体来包装,带来多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