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生态葬奖补政策将逐步落实
前天,国家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倡导骨灰撒海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消息一出,一时间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获悉,我市去年已出台相关政策,选择生态葬的市民今后会拿到一次性补贴。
解读:
家庭成员合葬不限于夫妻
几代人都可以
记者了解到,《指导意见》刚一出台,就在市民中引起了不小反响。有网友表示,“家庭成员合葬要是在几代人之间,跨越几十年的时间长河,好像不太可能呀。”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获悉,所谓家庭合葬,即在单穴或双穴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尽量下埋更多骨灰。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表示,以前家庭合葬和家族墓的概念有些模糊,今后将严格区别。前者是节约土地,后者则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据悉,合葬墓骨灰盒要往下延伸,不是往地面延伸。
针对网友的疑问,工作人员回应说,合葬不限于必须是夫妻或子女,几代人都可以合葬在一起,包括兄弟姐妹等亲人。现在双人骨灰合葬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家庭成员合葬目前还没有,这牵扯到骨灰盒大小设计,碑文如何写等问题,都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
观点:
生态葬被市民接受需要时间 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少市民认为,从节约土地、减少成本来说,这项政策的出台很有意义,但是受传统习俗的影响,要推广合葬有一定难度。
据悉,壁葬、树葬、鲜花葬、草坪葬等多元化节地葬式,比传统墓葬占地更少,采用生态葬法多样化处理骨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节约土地资源。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茅山公墓是我市最早开展生态葬的墓园。墓园内的树葬能够容纳2000多人,而目前只有二三十人安葬在此。茅山公墓的谢主任坦言,他们已开展树葬10多年,但是市民的认可率并不高。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表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态葬推广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能慢慢来,心理认同了,才能让生态葬水到渠成。”工作人员认为,民政部等9部门此次是首次联合发文,倡导性地推进生态葬,不是强制性的,这是殡葬改革的一个大方向,要逐步对市民进行引导。
落地:
我市对生态葬给予一次性补贴
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大力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自愿选择生态节地葬法的,给予一次性经济奖励。
据了解,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新建经营性公墓生态葬比例不少于35%,现有经营性公墓存量土地的生态葬比例大于20%,现有公益性公墓应规划节地生态葬区域,墓碑倡导小型化、少占地,积极推行和实施骨灰存入骨灰堂安放,新建公益性公墓提倡以草坪葬、花坛葬等绿色节地安葬设施为主。
工作人员表示,对自愿选择壁葬、树葬、草坪葬等少占地葬式的城乡户籍居民,只收取穴位建设成本费,当地政府应依据殡葬服务单位的相关证明一次性给予补贴。目前,该项政策正在逐步落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