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构建“四级一延伸”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

08.01.2015  19:07
 

 

2014年12月29日,扬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破土动工,规划建筑面积2301平方米,总投资约为689万元,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矛盾调处等功能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省辖市司法局直属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扬州市、县、乡、村四级司法行政服务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一延伸的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形成雏形。

一是平台建设实体化。 司法行政为民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强调“整合资源”, 实行工作前置、力量下沉的机制。扬州全市6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并投入运行;乡镇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9.1%;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律师工作室;所有村(居)均建成司法行政服务站;依托司法行政服务站推动司法行政基层社会管理网格建设,加强对网格长和信息员的培训,“网格”成为扬州司法行政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纠纷排查的最基层实战单位,切实把司法行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二是功能设计民意化。 强调“对接需求”。按照分析需求、供需对接、服务反馈三个环节开展工作。建立“一体化”管理、“窗口化”办事、“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运作模式,围绕“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治宣传教育”的功能定位,整合司法行政服务资源,优化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设计。围绕人民群众不同层面的法律服务需求,研究制定了《县、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提供文书代拟等六大类22个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制定了《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各个条线司法行政系统人员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三是日常运行信息化。 积极整合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的资源,建成市、县两级12348公共服务平台。“12348”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信息化实战平台,实现与实体平台无缝衔接,成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指挥中枢。12348网络平台功能逐步完善,涵盖“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司法考试、基层法律服务”司法行政服务内容,具备在线查询各类服务机构、人员信息和地理位置,实现了公证和司法鉴定在线预约、法律援助网上申请,以及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业务网上咨询法律服务功能。

2014年,扬州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体系,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2459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536件,劝阻群体性上访619件涉及12496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763件。其中,市、县两级12348话务平台解答群众电话咨询1012人次。


编校:邵建新
来源:扬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