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政协论坛聚焦"十三五"委员建言献策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江苏网11月24日讯 “十三五”是我市致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扬州的重要时期。如何汇聚各方智慧力量,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我市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围绕产业发展、农业农村、民生幸福、城市建设等主题进行了调研。在昨天举办的2015“扬州政协论坛”上,大家依据调研中发现的具体问题阐述观点,提出了“一揽子”建设性意见建议。
产业发展
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
“国家‘十三五’能源战略规划提出能源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系统优化,控制煤炭、稳定油气、增加风光,构建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就我市相关产业基础而言,建议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民建扬州市开发区支部成员朱斌特意向论坛提交了一份调研视频报告。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以用户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朱斌认为,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扬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朝阳产业。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清洁、低碳。扬州是光伏产业的大市,大规模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治理雾霾,也有助于光伏企业产能消化和升级转型。建议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一些政策的推动,鼓励更多的普通用户接受并使用它,从而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物健康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聚焦的十大领域之一,建议我市大力发展生物健康医药产业。”市政协委员尤广秀介绍,目前我市生物健康医药产业虽然规模不大、骨干企业不多,但发展势头很好,出现了逆势上扬、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以邗江为例,近三年,生物医药产业入库税收年均增幅达35%,今年更可高达40%。
“在全市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中,既要进一步明晰基本产业的发展路径,也要加大对生物健康医药产业的关注。”尤广秀建议,围绕扬州生物健康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抓紧破解各类要素制约,尽快解决用地受限、空间紧促的问题;通过设立一定规模的市级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全市健康医药产业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
农业农村
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的改变,农业、农村已不复往日的格局,亟待通过大力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产业化发展。
“当前,除了种田能人以外,许多社会人员也投身规模化种植,其中有企业家、商人、医药代表等,可以引导其发挥自身特长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而构建多元主体、多种形式的服务网络,化解无年轻人可用、无资金可投的状况,满足市场的刚性需求。”九三学社成员王敏建议培育新资源、培训新技术、落实新政策,切实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结合“互联网+”,将社会化服务链条向产前和产后的薄弱环节延伸,以满足未来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民生幸福
将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扬州连续14年出台“一号文件”,关注的主题始终是民生幸福。面向“十三五”,政协委员们对于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食有所安等事关民生幸福的话题给予了重点关注。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实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是当前养老服务的重点也是难点。”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陈莘建议,把医养融合发展列入“十三五”公共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方便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近就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护理机构,对一些有意愿进入的民办医院,要为他们进入这一领域创造条件、解决困难。
城市建设
让扬城变得更美更“聪明”
“十二五”期间,扬州就把建设“不淹不涝城市”第一次写进了关注民生幸福的“一号文件”,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涝的时候水能出得去,旱的时候水能进得来”,但是对应国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我们还要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面加强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市政协委员、名城公司副总经理汪清香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强制规定屋顶雨水收集和下沉式绿地建设,构建完善的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的“十三五”期间,扬州作为全国试点的“智慧城市”,发展如何更上一层楼?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常春芳建议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力度,重点要强化规划引导,优化政府统筹功能,深化应用和普及,促进扬州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市政协委员、市民进会员丛星原建议加强城市绿道建设,把城市体育休闲、生态科技类公园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后城庆时代”的扬州城市变得更美更“聪明”。本报记者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