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微电影《爱在扬州》获国际大奖
5日,2014年第三届国际大学生新媒体文化节年度品牌活动大赛在北京揭晓成绩,扬州大学几名大学生报送的作品《爱在扬州》获大赛剧情类影片最佳创意奖,扬大也是江苏省唯一获奖的高校。
据悉,本届比赛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英国普罗派乐卫视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近2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0所高校的1200余部新媒体原创作品参加角逐,而获奖的优秀作品或将在欧洲部分电视台播出。
获国际性大奖
《爱在扬州》可能在欧美播出
据了解,参赛作品必需以纪录片、微电影、动漫作品等形式勾勒“我眼中的中国”。
9日,记者从扬州大学了解到,此次比赛中,该校有两部作品入围决赛,最后,由大学生自主拍摄的短片《爱在扬州》获大赛剧情类影片最佳创意奖,是此次江苏省唯一获奖的高校。
主办方对于扬州大学此次获奖的作品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镜头很美,穿越时光的拍摄手法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原创中的大胆尝试,他们立足现实、对社会的体察有很独特的视角。他们通过新媒体手段和电视语言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处,感染力强,体现出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探索、理解,和年轻人不拘一格的创作个性与热情。”
“这些获奖作品,最后或将在欧美的部分电视台播出。”昨天,扬州大学电视台负责人王宝权告诉记者,这部代表着扬州的作品将有机会在欧美播出。
用扬州的美景
展现两个年代的青春回忆
“虽然生在香港,但我却一直对扬州充满某种向往,也一直深信,我与扬州有着某种莫名的渊源。后来听奶奶说起祖奶奶在扬州的故事,又看到祖奶奶的照片,终于明白我名字的由来。”5分钟的短片《爱在扬州》以这样的旁白拉开序幕。
《爱在扬州》讲述了一个香港青年来扬州寻找祖奶奶踪迹的故事。主人公名叫“杨州”,小时候听奶奶讲起祖奶奶的故事,带着对扬州的憧憬,长大后的杨州毅然决然地来到扬州上大学,在寻找祖奶奶踪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听奶奶说,后来动乱,杨家举家迁来香港,祖奶奶便没有机会回去,留下了多少遗憾,多少眷恋,于是,我决定踏上一段追寻记忆的旅程,再续祖奶奶那段故事。”在这样一段旁白中,主人公杨州拿着祖奶奶留给他的照片,开始寻找每一处祖奶奶留有回忆的地方。
瘦西湖、个园、东关街、文昌百汇,这些带有扬州特色的场景都一一在短片中出现,有的是关于祖奶奶的青春回忆,有的则是现实中美景,两种年代的镜头自然切换,通过插曲《烟花三月》联系在一起,竟没有一点违和感。
短片灵感
来自男主角名字为“杨州”
“短片的主人公叫‘杨州’,是位来扬大求学的香港大学生,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主人公真的是来自香港,也叫做杨州,正是由于这样的渊源,让我们有了灵感,有了这样一个故事。” 短片的导演、大四学生顾夏说,短片的剧本,她用一个晚上,就全部写出。
“杨州是我的同班同学,第一次知道他这个名字时,就觉得他与扬州很有缘分,一个香港的学生选择到这么远的一个城市来求学,这本身就很有故事。”顾夏告诉记者,在她与杨州的聊天中,知道他也正是因为名字与扬州这座城市的名字有谐音,才选择到这边来上学的。
顾夏告诉记者,本片有两条线交织着,一条是杨州为寻祖奶奶的踪迹到了扬州的很多地方。还有一条是祖奶奶的爱情故事。“杨州对祖奶奶的爱以及为了感受儿时向往的美好也是非常动人的。杨州所在的现代和祖奶奶的那个年代转换设计得也很精心。整体基调怀旧而清新。”
拍摄仅用3天
争分夺秒中拍摄最美画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整个短片的拍摄过程只有3天,“因为当时这部作品,是为了参加扬州市区的一个比赛,离截止时间只有10天,时间特别赶,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拍摄。”顾夏说。
虽然时间紧张,但是整个拍摄,学生却没有丝毫马虎。整个短片的场景涉及瘦西湖、个园、东关街、文昌百汇、东关古渡等扬州具有特色的场景。“关于短片中出现的旧照片,我们也做足了功课,因为主人公是按照照片来寻景的,由于不少地方的旧照片,我们根本无法找出,最后只能做几张有特色的旧照片出来,光是在这上面,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最后的配音,我们是以主人公的纯正粤语配的旁白,也为这部作品加了不少分。”顾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