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扬州市创新型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20.10.2016  21:00

  2016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扬州市科技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抓落实、抓服务、抓项目,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增强科技供给促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创新型经济在逆势中保持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高调优趋势日益明显。
  1、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增势。前三季度,全市高新产值预计将达3707.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49.1%(市统计口径),其中软件信息、仪器仪表、新材料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分别同比增长44.7%、18.7%、10.8%。得益于    “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外部市场转好,新能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7.3%,集成电路、电线和电缆出口增幅超过70%,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达421.5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高出全市出口31.7个百分点。1-9月,全市有522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位列全省第二位,全部产品今年预计将新增产值93亿元,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2、高新技术企业态势较好。目前,全市共有6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546家今年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5.3%,好于规上工业企业整体情况。全市64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2%,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0.83%的研发投入水平,全市制造业前50强企业中,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百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50家。苏奥传感、罗思韦尔分别在创业板、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首发融资8.55亿元),亚普汽车、晨化新材料、传艺科技、曙光电缆IPO排队待审。高新技术企业在宏观经济整体承压的态势下,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成长力,发展质态好于整体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调高调优趋势日益凸显。
  3、协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2016-2018)行动和2016年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累计开展产学研专题活动57场,项目签约398项,其中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3项,新引进研创中心37家。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23家,累计达483家;共有20项来自英国Rolls-Royce(劳斯莱斯)公司、中科院、清华大学、西安交大、浙江大学等国际知名大企业和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扬州企业转化实施,项目总投资19.3亿元,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1.68亿元支持,立项数和资金数再创历史新高,均位居全省第2位,连续五年争取该项资金超过1亿元,连续四年面上项目数位列全省前三位。
  4、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三大创新板块启动建设,江广融合区扬州软件园、扬子津科教园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和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等核心工程于8.18集中开工。“1+2+N”高新园区体系布局基本形成,扬州国家高新区正式挂牌,截至8月规上工业产值455亿元,其中高新产值占比57.6%,开票销售126亿元;生态科技新城和高邮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两大众创载体加快建设,科技综合体2016年新开工面积78.2万平米,新投入使用23.3万平米,新入驻201家企业,引进博士人才35人,累计数达898家和311人。新建设众创空间28家,扬州创新驿站众创空间、文游汇、圆梦创新工坊、中国创谷、扬州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场等5家获批国家众创空间,全市总数达6家,众创空间在孵企业达218家,注册创客超2000人、孵化项目239项。
  5、科技服务业发展持续加速。1-9月,全市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16%;税收收入同比增加38.8%,高出全市服务业增速30.9个百分点。2016年1-9月,全市新登记注册科研与技术服务业机构420家,同比增长32.5%,科技服务业企业和机构数突破2000家,其中限上科技服务业企业数达137家,较去年底增加16家。重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效能进一步升级,技术市场建设“长三角技术交易扬州平台”,登记备案技术合同524项,交易额达4.66亿元,较去年全年翻番。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智能化技术研究所,横向合同金额达2000万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探索提供专利质押贷款服务,2016年已向140家企业新增放贷4.55亿元。

来源:扬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