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扬州大学京剧协会传唱京剧60年

07.01.2015  22:19

扬州大学京剧协会传唱京剧60年。

      中国江苏网1月7日讯(通讯员 戴新芋 记者 罗鹏)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有这样一个群体:无论刮风下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们都聚集在一起,只为了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京剧。他们就是扬大京剧协会的成员,对他们来说,京剧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自发组成的同仁团体,扬大京剧协会至今已走过60个年头。多年来,京剧协会几经变迁,先后汇聚了一大批师生中的京剧迷们。他们一拨拨地进来,又一拨拨地离开,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唱响京剧,在校园内外传播和弘扬京剧传统文化。

   几经变迁,薪火相传60年

  京剧协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由苏北农学院成立的“苏农京剧团”,它于1991年在江苏农学院改名为京剧社,2010年又更名为扬大京剧协会。

  目前,京剧协会共有30多名成员,主要是学校在职和退休的教职工。除此之外,还吸收了部分教职工家属和在校学生。他们当中,最年长的有91岁高龄的朱坤熹老先生,最小的还在上小学。朱坤熹老先生是原江苏农学院院长,他是一个京剧迷,爱唱“梅派青衣”,曾与梅兰芳并肩合过影。正在扬州育才小学读书的唐大晟,是最小的会员。几年来,他学唱花脸戏,唱做都有模有样,曾在扬州市少儿京剧大赛中得过二等奖。

  每一个参加协会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京剧梦”。朱老先生回忆说,“小时候在上海读书,那时候可谓是全民看京戏,至少我所居的江南一带是如此。休息时常跟随大人们一起去看京剧,就像如今的年轻人迷电影一样。”现任协会副会长张武阳说,“儿时的样板戏就像是现在的流行音乐,如果说你们的偶像是周杰伦,那我们的偶像就是梅兰芳,那时大街小巷到处都传送着《智取威虎山》、《四郎探母》和《沙家浜》等名剧的唱词,还有毛主席语录京剧,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就成了京剧迷。”

   弘扬国粹,在校内外播撒京剧文化的种子

  每逢众大节庆日,协会都会举办规模较大的庆祝演唱会,如扬大校庆、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对于历届爱好京剧的学生,协会都会组织老师进行指导教学。从学唱花样戏的小学生唐大晟、学唱张派专衣的本科生史先礼、学唱程派专衣的博士生赵晓东以及毕业后仍在工作当地参加票友活动的学生,京剧协会越来越注重为年轻的一辈种下京剧情结。

  “京剧在我儿时就是穿街走巷的有线广播,可是如今在新世纪文化冲击的影响下它正在一步步从闪耀的舞台上后退,而我们希望能把国粹艺术弘扬下去,因为它是一种正能量,而传播正能量是一种自觉的责任,京剧虽然唱的形式多样,但是它的内容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会长黄勤对记者说。

   凝聚票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据朱坤熹老先生介绍,协会每周六下午在该校文汇路校区大礼堂接待室会举行票友交流会,每次都有20多人参加。其中,有来自扬州京剧团的三位京剧大师张德三、杨慧玲、赵红云,他们都是70年代在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常莅临指导。

  谈到京剧协会的个人风采,朱老先生如数家珍:黄勤会长天赋嗓音高亮,中气足,唱现代戏《沙家浜》,一声‘朝阳映在阳澄湖上’声震四座,常博得一片掌声;刘大年老师学戏时间不长,但他悟性高,又勤加练习,现在已经能熟唱《空城计》、《洪羊洞》和《野猪林》等多出老生戏;机械工程学院的王自强教授是一位多面手,会弹月琴,是乐队的主力之一;博士生刘晓东专攻程派青衣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京剧协会不仅仅只是票友会。”黄勤告诉记者,它是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圈子,吸纳、凝聚了一批校内外的京剧人才,并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提高技艺和展示京剧魅力的舞台,从而达到培育京剧人才、传播传统京剧文化的目的。“这才是京剧协会存在的意义,”黄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