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馆联展“扬州八怪” 73套真迹扬博亮相
领异标新,跨越三个世纪的启示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领异标新二月花——‘扬州八怪’书画联展”在扬州博物馆拉开帷幕,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的馆藏“扬州八怪”73件(套)101幅真迹作品在扬州博物馆亮相。“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现在学办一般认为八怪包括了金农、郑燮(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等十五人。此次“扬州八怪”的诸多精品汇聚一堂,不但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艺术精品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300年后的今天,他们大胆创新的理念对当下艺术创作仍然极具启示意义。
观众在展厅中品鉴“八怪”作品时感受到高雅的格调和勃勃的生机,纷纷感慨这些艺术品不愧为民族愧宝,其实,“八怪”最初并非他们那个年代的主流,他们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上演了一场从非主流到主流的逆袭。“八怪”生活的康乾时代,以董其昌及“四王”为代表的虞山、娄东画派才是主流,那时画坛固步自封,崇尚模仿古人之作,作品精工细作、形象逼真,但却少了生活气息。这时“八怪”提出不走寻常路,他们不摹古,而注重“笔墨当随时代”,不极尽精巧之能,而选择不拘一格,赋予作品独特个性。“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燮题书斋联是对扬州八怪创作理念最恰当的概括。
从题材到形式,从整体到细节,“扬州八怪”开始一步步推翻主流创作的固定模式,郑板桥开创书法历史先河的“六分半书”,以兰草画法入笔,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边寿民以画芦雁著称,一改前人画芦雁用墨之法,而采用泼墨的手法,还在墨中加胶,使作品更加深厚质朴;罗聘是八怪中笔法最为奔放的一个怪才,凭借对生活认识与夸张想象,创作出形形色色的“鬼”态……
第一次看毕加索作品的人以为他不会画画,其实看过他早期作品的观众都知道,传统的绘画技巧他早已熟练掌握。毕加索本人是这样说的:“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同样,以“八怪”掌握的运笔、用墨、构图等精湛技巧来看,他们并非不能画好当时主流的复古风,而是主动选择大胆创新。凭着对艺术的坚持,他们终于成功引领大众审美,从非主流逐渐成为基层民众中的主流。
如今,不乏有艺术家一辈子都在画着同一幅画,不断重复自己,“八怪”则不然,他们不但尽力突破传统,还强调突破自我。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八怪”作品的主要印象还停留在花鸟上,今天在画展现场却发现,他们并不局限某一类题材,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无所不包。苏东坡曾经提出“胸有成竹”,而以画竹著称的郑板桥则提出“胸无成竹”——“浓淡疏密,肥瘦长短,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中神理具足也。”让自己保持“胸无成竹”的良好状态,否则,艺术创作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变成流水作业,止步不前。
想要不断突破自我,“勤奋”绕不开的话题。郑板桥画竹时能做到“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原因在于他非常重视日常写生,日积月累地观竹、画竹,《郑板桥集》中记载这样一句话:“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比起今天某些当代艺术家刻意为“怪”而“怪”,把作品做成谁都看不懂,“八怪”的“怪”则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生活中,他们不趋炎附势,不向权贵低头,创作中,他们关注现实,不时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罗聘爱画形形色色的鬼,他说:“凡有人处皆有鬼”,鬼的特点是“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正是由于他们选择与生活贴近的创作题材,经过不拘一格的艺术加工,才让他们的作品“接地气”,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当今社会,地球成为一个“村”,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创作越来越缺乏个性色彩,呈现出“高级的平庸”,”八怪”告诉我们,关注现实,深入生活,恰恰是避免“高级平庸”的一剂良方。
本报记者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