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琴人眼中的古琴“世遗”

17.11.2014  14:45

      中国古琴,是世界“非遗”项目。琴声悠远,韵味绵长。昨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应扬州市文联之邀,来到扬州和琴友们见面。在这场名为“相约知音”的讲座中,龚一以一位琴人的身份,解读世界“非遗”古琴。市政协副主席王克胜等参加了活动。本报记者特别整理讲座录音,以飨读者。

世界非遗

古琴历史悠久,传承丰富

      中国的民乐有很多,为何古琴会成为第二批世界“非遗”项目?相对来说,有很多人知道二胡、笛子,却不知道古琴。在一些影视剧中,对于古琴也有着一定的误区,错把古筝当古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甄嬛传》中,也出现了把古琴放反了的镜头。曾经有个公司拍摄古装电视剧,请我过去看一看。当时已经拍摄到第6集了,我一看,古琴的位置放反了。古装剧剧组对演员的服饰、纽扣非常讲究,反而在古琴的摆放位置上出错,就会闹出笑话来。

      在我看来,古琴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非遗”,首先在于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有文字,有实物。都说蒙恬造筝,张骞制笛,可是没有具体的实物来验证这种说法。古琴就不同了,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此外,古琴的传承丰富,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而且,这些琴谱会留下很多丰富多变的可能,比如一首《平沙落雁》,各个版本都有不同,有史可见的就有100种。在古琴的发展中,也印证着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变,很多古琴曲的变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在古琴曲中才可见,如果你想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不涉及古琴音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妙在“合”字

不仅是乐器,还是文化载体

      在中国的古琴曲中,往往蕴含有很丰富的文化元素,如果不了解也会闹笑话。比如《长门怨》,就有人说,这是陈阿娇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这两个人就不是一个时代的。在《满江红》、《广陵散》、《梅花三弄》这些古琴曲中,蕴含的都是浓浓的中国文化。也正因为此,古琴一直有着高端的社会地位,很多史料都证实了这一点,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书生秀才,都以古琴寄平生。书生到京城赶考,往往一个担子,一头放着一把雨伞,一头放着一把古琴。明清以来,流传下来的古琴曲谱有150多部,可见当时人对于古琴的追捧。在白居易的诗中,我就找到和古琴有关的古诗51首,这可能还不是全部。曾有人感叹,白丁都在弹琴,“贵物贱用”,这反而可见当时弹琴者之众。

      什么是高超的古琴演奏技巧呢?古书上早有记载:“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和将至矣”,如果一个人自顾自演奏了一首古琴曲,可能只是消磨时间;但是如果台下有观众,演奏者发出的信号,让台下观众能够接收到,这才是和谐的古琴演奏。在很多古画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人弹琴,一人旁听,画面非常淡雅。

      古琴的制作,也有别于其他乐器,有着很丰厚的文化内涵,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还是文化的载体。很多人都会在古琴上刻有名字,代表着、自己的文化审美和高度。我曾在上海看过文天祥、苏东坡当年使用过的古琴。

发展喜忧参半

在哪里都要认真演奏

      古琴成为世界“非遗”后,有人曾说,这是一种悲哀,因为这也代表着古琴濒临绝境。我并非这样看。有些世界“非遗”的生命力不强,社会参与度不够,比如昆曲,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现在社会上对于古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我看来,这种热情是顺理成章的。或许是一种赶时髦,或许是一种时尚,但是只要不是猎奇,都是好的现象。

      当然,古琴的发展,也会有着泥沙俱下的现象。所以每位古琴演奏者,都要怀有认真的演奏态度。曾有记者问我,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在上海民间演奏,有何不同?我说,没有任何不同,都要认真演奏。我也曾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演奏,在炼钢工厂为工人演奏,都是一样的态度,这更是一位琴人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