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后高校扩招影响几何? 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平等

17.07.2017  19:15

  6月22日,武汉大学在该校“九一二”操场举办了2017届毕业典礼。今年武汉大学有16000多名毕业生毕业。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从前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民众教育的普及,而国家恰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推进力气。

  在改革深入时代(1992?2003),教育的市场化、处所分担教育支出等制度改革,使教育机形成为独破的好处主体,家庭的教育本钱上升。随着任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遍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更显明地体当初高等教育中。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举动打算》,拉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2014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到达了37.5%。与1998年相比,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数目和学生规模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82.98万人增加到了659.37万人。

  随着时光推移,受到扩招影响的学生逐步入学、毕业,走进社会,高等教育扩大的利弊也开始浮现出来,引起了普遍的探讨。

  其中,中心问题有两个,扩招后谁可能失掉高等教育,上大学是否能带来更好的回报?

  6月19日,大学毕业生抛起学士帽拍摄合影。当日,南京东南大学为2017届本科毕业生举行毕业仪式。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家庭背景还是子女获得教育最主要因素

  那么,高校扩招政策对高等教育的获得发生了怎么的影响?这些影响通过什么机制施展作用?

  在教育不平等的研究中,家庭背景广泛被以为是影响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在家庭背景上存在上风的阶层可以为孩子供给更好的经济、文明、社会资源,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从世界范畴来看,良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高校入学范围的敏捷增长,高等教育正在朝着普遍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不同世代的比拟研究发现,教育扩张使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爱尔兰、美国等国家的研究表明,扩招并没有削弱教育获得的阶层不平等,甚至在某些方面加剧了这种不平等。

  中国的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研究表明,父亲受教育年限越长,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子女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机会越大,这一影响并未随着扩招而发生显著变化;父亲受教育年限对子女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则有所加强。

  此外,高校扩招以来,还存在不同质量或类型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景象。比方,在本科教育中,父亲职业地位导致的不平等大于专科教育,父亲受教育年限在本科和专科中的影响则相差不大,父亲收入则对专科教育机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不跟着高校扩招而发生变化。

  在不同质量的大学本科入学机会、不同窗科与专业的学习机会差异方面,研究发现家庭背景也发挥着主要作用,会导致学校质量、不同专业的分层,但是因为数据限制等起因,相干研究并未进一步验证这种影响在教育扩招前后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

  6月6日下战书,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举办2013级毕业生红毯秀。图为毕业生艳服亮相校园“红毯秀”。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高校扩招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平等

  国度长期向城市倾斜的产业化策略、户籍轨制以及相应的福利系统等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构成。人们在这样制度环境下产生了奇特社会流念头制,一小局部农村居民通过教育升学等方法进入城市,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位置。

  研讨发明,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同等更多地存在于中学阶段,而不是高等教育。从高级教导取得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升学机遇的城乡差别并不明显。在1978?1988年间上过一般高中、技校、职高或中专的人中,乡村居民上大学的产生比甚至比城镇居民高48%。

  然而在阅历了高校扩招之后,农村居民的升学率固然回升,但却开始低于城镇居民,高等教育获得的城乡差距开端扩大。这种差距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获得上都有所扩大,而且相对专科教育,城乡差距的扩大对本科教育获得的影响更加凸起。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机会增加反而扩展了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家庭的感性抉择和中学阶段的教育分流被用来说明这种城乡不平等模式的变更。一方面,因为城乡之间长期存在收入、职业等种种不平等,农村家庭在进行教育决议时,更可能受到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的制约。另一方面,在重点中学就读能够进步进入高品质大学的概率,然而优质的中学教育资源普遍散布在城市地域,而入学的户口限度、家庭资源的支撑都决议了城市子女更轻易获重点中学的入学机会。

   性别不平等模式对教育产生庞杂影响

  高等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主题。

  详细到高校扩招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扩招之后,男性和女性接收高等教育的比例都有很大增长,并且女性比例的增长速度快于男性,男女入学比例的差距已经低于3%,女性入学的概率也有极大提高。但是,男女入学比例的濒临,甚至是女性入学机会反超男性,都不象征着性别不平等的消散,扩招也没有导致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差异发生变化;

  其次,家庭背景、城乡户籍等因素对男性和女性具备不同的影响,女性更容易受到的不利家庭背景和农村户口的限制,农村地区家庭前提较差的女性在高等教育获得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

   毕业生失业率跟收入仍值得长期关注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高校扩招及其成果是否能够解释这种现象?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失业率、收入有何变化。

  经历了劳能源市场改造、工资制度改革之后,中国城镇的个人教育收益率浮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990?1999),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中,高等教育的收益率最高,而且增长幅度也最大。

  但高校扩招是否会影响毕业生的个人收入?首先,与未受扩招影响的老毕业生群体比拟,新毕业生的小时工资较低,并且呈现了绝对降落趋势。其次,在大学的教育收益率方面,扩招没有表示出显著的负面影响,新毕业生的教育回报率甚至比老毕业生更大,这体现了技能倾向型技巧提高与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要。最后,高校扩招增添了大学生与非大学生之间的收入差距,除了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市场需求以外,资方在信息错误称的情形下依据劳动者是否是大学生来断定其技巧高低,从而决定劳动者的工资,大学扩招加大了对非大学生劳动者的轻视。

  但是由于方式和着重点的不同,相关研究尚未得出完整一致的论断。在高考恢复40周年之际,随着越来越多考察数据的公然,社会迷信界将进行更多过细的研究,辅助人们懂得高校扩招的影响。

  (闫雅琪 叶 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义务编纂:胡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