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临港产业基地 焕发连云港独特魅力

23.06.2017  15:02

        谋深谋实谋细,校准发展路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曾得开放风气之先。然而,尽管自己与自己比,连云港综合实力在逐年提升,但与苏南等先发地区比,主要经济指标差距依然很大。一些干部群众不断追问:辛苦追赶这么些年,发展的差距为何不见缩小?

        “发展阶段和条件的变化,决定了传统老路已经是此路不通。”省委书记李强关于走发展新路的论述,启发了连云港人对发展路径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杨省世带着大家,逐字逐句领读李强书记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县区、市级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学深吃透省委精神,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做到谋深谋实谋细,与省委确定的苏北新一轮发展方向和路径对表,校准发展路径,使新路子走得更顺、更好、更快。

        “时至今日,时间‘窗口’、发展环境变化了,再沿着原来的路子走下去行不通。”连云港市经信委副主任卢忠宝坦言,践行新发展理念,再也不能做拼资源环境的“无知者”、低端产业梯度转移的“受害者”、落后产能的“承接者”。

        “以前高端农产品有价无市,现在消费提档升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同样能致富。”灌南县委书记李振峰说,跳出传统的路径依赖,我们既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也要破除“无工不富”的旧观念。今后灌南县将不再建新的工业园区,而要沉下心来发展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的绿色发展。

        “按照省委对全省发展布局的重构和功能区划分,我们要卸下追赶规模总量的包袱,多一些特色发展的信心。”连云港市发改委副主任朱伟哲表示,连云港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阶段,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产业园区整合上做减法,在生态保护和发展绿色产业上做加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经济新常态下解决发展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发展层次、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杨省世说,对连云港来说,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努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上走得更好、更远。 牵住牛鼻子,找准突破口——

        发挥港口优势打造新型临港产业基地

        近来,连云港港好消息接连不断:与中远海运集团联合收购由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持有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49%股权,两国三方合作经营的无水港项目开启新一页;连云港港整合并入江苏省港口集团,迎来更大发展平台……

        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重要支点。连云港的优势在港口,潜力在港口,爆发点也在港口。随着3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重点工程建成投运,连云港港具备了停靠超大型船舶的能力,为临港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到江苏工作以来,省委书记李强三次前往连云港调研,为连云港指明了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的新方向——

        “连云港是我省设区市里唯一一个海滨城市,要着力彰显海港海岸、山海相拥、碧海蓝天的独特滨海风光。

        “连云港拥有海港优势,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也比较大,完全可以在守住环保、安全的底线下,发展大炼化,打造世界级的石化基地。

        本是沿海“前哨”,缘何成了发展“末梢”?过去,连云港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也有直接关系。现在,这一局面正在加速改变——

        连盐、连淮扬镇、连徐、青连等铁路加快建设,横向沟通亚欧大陆桥通道,纵向连接京沪和沿海通道,连云港到周边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在中国铁路总公司支持下,新亚欧陆海跨境联运更加高效便利,往返连云港的中欧班列从一周两三班发展到每天两三班,陆海统筹、东西双向、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加完善。

        “放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版图来看,连云港做好港口经济这篇大文章,不仅为自身培育新的重大增长点,还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高端平台。”杨省世表示,连云港将牢牢抓住港口这一核心资源禀赋,紧扣“沿海新型临港产业基地”定位,重点突破大石化、港航物流这两大临港产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抓特色创新,促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标识性的特色产业

        32岁的仲海兵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到家乡东海县,也带回了互联网经济的时尚元素——网红直播。通过设在水晶城内的一间小小直播间,仲海兵把水晶饰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让习惯了传统经营方式的父辈们刮目相看。

        “东海是连云港的饮用水源地,不能大规模搞工业,我们就集中力量发展水晶产业。”东海县委书记朱国兵介绍,从最初开发“自有资源”到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现在全县2万多人到世界各地购买水晶资源,每4名东海人就有1人从事水晶产业,东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集散地。眼下,东海正在着力打造水晶特色小镇,建设名副其实的水晶之都。

        东海水晶为打造标识性特色产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走特色发展之路,连云港立足现实基础和资源条件,找准产业主攻的重点。

        中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20强榜单上,连云港恒瑞医药、豪森药业、正大天晴、康缘药业就占了四席。医药产业以不到15%的工业销售贡献了全市50%的工业税收。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生命健康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连云港积极引导企业集聚创新要素、攻关核心技术、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化学创新药、生物药、中成药、医疗器械等重点板块,力争“十三五”产值突破1000亿元。

        连云港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好基础,拥有全国首条千吨级T800碳纤维、国际首条千吨级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中复神鹰等一批领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在风电叶片、汽车工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多领域应用不断拓展。

        优良的港口岸线、广袤的滩涂盐田,非常适合布局临港大工业。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盛虹集团投资千亿元在这里建设现代石化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500亿元,税收贡献超过260亿元。“生态建设与发展工业不是单项选择题,更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新区将坚决摈弃‘先污染再治理’老路,把技术门槛和环保门槛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徐圩新区党工委书记石海波说,哪怕发展慢一点,也决不上环保不达标项目、决不承接落后产能转移项目。作为徐圩新区“一号工程”,盛虹集团投资的斯尔邦石化主动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比国内先进水平还低40%-50%。

        守住生态底线,彰显山海风貌——

        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去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环保整治攻坚战正在位于灌南县的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全面打响。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整改要求,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园区内所有重点企业实行先停产后整治,并筹措十多亿元资金,建设综合管廊、雨水明渠、固废扩能、污水处理提升等公共环境设施,强力推进各项问题整改,决定把化工园区十几年的历史欠账一次性还清。近日环保部有关专家来到园区查验后,称赞园区“实现了阶段性脱胎换骨的变化”。

        对污染严重、老百姓意见大的灌云、灌南小化工产业,坚决整治、彻底清除。守住生态底线,连云港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在此基础上又打出三项组合拳:

        ——推进港口环境整治,加快铁矿石、煤炭等散货向两翼港区转移,积极探索封闭式装卸运输,彻底解决港口污染问题;

        ——推进海洋生态治理,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治理工程、“银色海滩”岸滩修复工程和“生态海岛”保护修复工程;

        ——推进山林湿地修复,复绿破损山体,建设沿海防护林、丘陵岗地特色经济林、石化基地生态隔离林带,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持续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妥善保护。

        “连云港发展旅游业的资源禀赋非常优越,可以说是开门见山、推窗望海,山在城中、景城一体。苏北发展座谈会上李强书记的讲话如同春雷乍响,让我们欢呼连云港旅游的春天来了!”连云港市旅游局局长王芬认为,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连云港要从景点景区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富民的强大引擎。

        以环云台山大道、海滨大道为生态轴线,加快拥抱大海、揽山入城步伐,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整合5A级花果山景区、4A级渔湾景区,构建10公里半径的大花果山景区,建成令人向往的“西游胜境”;推动连岛创建5A景区,开通海上游艇航线,发展离岛旅游;扶持景区周边群众发展品质民宿、特色餐饮,带动更多百姓增收致富……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连云港的山、海、港、城正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顾雷鸣 周贤辉 程长春 黄伟)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