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门,扶助精障者“回家”

19.04.2016  11:31

  南京试点联手建立精神病人社区康复站

  新华报业网讯 精神病人长期住院,重症患者“只进不出”,精神病院床位越来越紧张,几乎成了精神病康复的“死胡同”。而由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和江东街道、莫愁湖街道等社区联手合作试点的康复站近日开始运营,为解开这一困局进行着探索。

  12日,记者走进南京市江东街道睿城社区服务中心四楼,20位精神障碍人士正在画板前进行原生态绘画创作,看不出与常人有什么异样。“他们一部分是周边社区的,还有10人是从青龙山精神病院出院后回家康复的,都是经过筛选、病情稳定且具有一定绘画天赋的人。”康复站创办及负责人郭海平告诉记者,和青龙山精神病院合作,减轻了经济、医疗上的压力和风险,院方将购买康复站的服务,定期派医护人员指导服药、评估康复效果,具体怎么购买,还在商谈中。

  睿城社区为康复站免费提供场地、水电气。社区负责人说,刚开始也有顾虑,怕居民反对、怕有风险,但运营几个月来发现,医院和社会组织联合办站,用艺术方式辅助康复,效果很不错,社区居民和精障者都能接受。

  “吃药、看管,都是低层次的康复思维,康复站目前主要用原生态绘画艺术帮助病患康复,这也是国际社会认可的通行办法。”郭海平本身就是一位画家,10年前开始探索精神病患绘画康复之路。他感觉眼下的环境比从前要开放许多,终于等来开启原生艺术打开精神病患回归之路的最好时机。“这些学员刚来3个月,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80多万重症精神障碍患者,仅南京市就有智、精障人士10多万人,真正能入院或入住精神病院的,只有数千人。青龙山精神病院院长王明忠介绍,青龙山老院区一共1000张床位,眼下硬是塞进了1300多位患者,院里每天还会接到不少电话要求收治病人。“我们一直收治政府托底的低保和‘三无’精神病患者,但因为精神病人重返家庭和社区的比例极低,入住基本意味着不会出院。如果一直延续这种‘只进不出’的收治模式,政府盖再多楼都不够用。

  他们尝试与残联、街道、社区合作,建立社区康复站,首家康复站设在睿城社区。王明忠希望借此提高床位周转率,病患症状稳定后回归社区和家庭护理,让民政福利性质的护理机构辐射更多人群。下一步,院方将多渠道动员家属和社区接纳患者回家。

  除了艺术类的社区康复站,青龙山精神病院还辟有“精神病人技能培训中心”,设立蔬菜种植、家禽养殖、菌菇培育、豆腐制作、面包坊等岗位训练点,院里招募专业社工带领患者开展小组、个案培训。这种工疗模式,也点燃很多患者对“回家”后生活的渴望。

  省精协主席杜宇坦陈,再好的医疗设施、医护团队,都不能取代“”。一些发达国家社区康复做得好,病患出院前有医疗和法律评估。很多国家实施去机构化,不再建大型医院。

  事实上,郭海平两年前就在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借了个90平方米社区用房,开设凤栖苑原生态艺术工作室。30岁的精神分裂患者杨旻刚出院就来到工作室,如今一年能卖出10多幅作品,创收27000多元。工作室相当于日托机构,29人中已有18人和北京的画廊签订了作品代理销售协议,去年共售出几百幅作品,今年还将协助承办中残联主办的中荷原生艺术交流展。从精神病患到艺术家,这种转变让很多年过六旬的病患父母欣喜不已。“‘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这批患者很多是独生子女,依老养残,父母的精神压力很大。”

  寻找精神病人回归之路,不应只靠医院,但要建立社区康复体系,目前投入与人才均很匮乏。“要不停地找钱、找人,待遇不高,专业社工和护理人才奇缺。和需求相比,公共服务远远没跟上。”郭海平希望卫生、残联、民政等政府部门尽快形成合力,明确帮扶职责。

  “不仅精障者社区康复站,目前所有残疾人社区托养机构都面临运营困境。”杜宇掌握的情况是,南京有121家托养机构,运转良好的成人托养机构只有几家。政府在这块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社工和老师的待遇低,留不住人。杜宇认为,精障者社区康复站要想走得远,还是要民办公助,政府必须明确庇护安养补贴制度,出资购买社会服务,让民办机构有生存空间。记者了解到,民政、残联等部门正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扩大补贴发放面等方式,让社会组织有能力、有条件接收精障者回到社区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

  本报记者唐悦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