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医托,需要常态监管发力

10.07.2015  08:58

  据新京报报道,7月6日,北京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医托”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医托”80余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0余名。这也是北京有史以来打击医托诈骗犯罪规模最大,抓获人数最多的一次。此案的侦破,对隐藏在本市的医托团伙予以毁灭性打击。

  北京警方的行动获得了市民的积极评价。或许,在一段时间内,那些疯狂的、以欺骗为营生的医托与小医院、小诊所,将有所敛迹。

  不过,一个极为严峻的现实是,多年以来,尽管有关部门屡屡出招治理,展开以打击医托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但几乎每一次整治之后,医托都会卷土重来,兴风作浪,欺骗那些求治心切的患者。类似的“猫鼠游戏”一再上演,也每每让人为之神伤。

  这其中,外地病人缺乏识别能力,加之就医心切、顽疾难治,从而往往上当受骗,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有关方面,也一再提示,不要相信“病友”的话,要仔细识别“小医院”,核对“名医”坐诊等等。客观而言,这些招数都很实用,然而,仅有“提示”显然远远不够。

  “医托”为何如此猖獗?关键还在于常态监管。一方面,时下的打击医托多立足于运动式治理,行动一来,声势浩大,各部门均投入较大的行政力量,短时间内也确实能取得明显的成效,但风头一过,往往缺乏持续性的日常监管,也就很难巩固并扩大治理的效果,更不要说斩草除根、收取全功了。

  另外,部门之间在监管、执法上缺乏必要的衔接与配合,也是导致每每功败垂成的一个因素。警察来了,“医托”被抓了、小医院、小诊所关门了,接下来,却没有下文了。以此番“医托”警情突出的百德堂而言,该医院已经自行关门,而卫生主管部门却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行动显然有些迟缓。至于“调查”以后的处置,更是遥遥无期。

  事实上,与医托互相勾结的医疗机构,并不全是“黑诊所”,其中不乏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而这种正规机构显然更具隐蔽性。“医托”之所以能够如野草般生长,根源正在于与之紧密合作的医疗机构往往难以受到严厉惩处。个中情由,既有现行法规约束失之宽松的缘故,也与行政权力不免懈怠、不作为,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公众注意到,既然警方能够根据日常警情分析研判,进而锁定“医托”警情突出的七家中医诊所,为何在日常医疗机构监管的基层主管部门反而没有察觉?

  可见,若想彻底铲除“医托”,还病人一个健康、正常的医疗环境,必须首先铲除“医托”寄生的土壤,改变时下扭曲的医疗生态。比如,不妨对涉“医托”的医疗机构实行“一票否决”,一旦“医托”作恶,则相关医院直接出局;还有,构建部门之间的顺畅信息渠道,强化常态化的管理,实行联动执法,使得非法“医托”与医疗机构无处藏身。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