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手术刀下班篆刻刀 外科医生“刀不离手”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手术刀就是他们同生死较量的武器。从医三十余载的华西都市报读者张光全,不仅有一把斩除病魔的手术刀,还有一把雕刻精美艺术的篆刻刀。“双刀”不离手,练就了他纯熟的刀法。爱“耍”刀又很文艺,喜欢细腻的文学又迷奇异的科幻,张光全有着不少矛盾的爱好。拿起手术刀
一个姿势站十多个小时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内,只有呼吸机和心电监测仪规律的响声,手术刀在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医生手中熟练地“舞动”,半个小时后,胆囊从患者的肝脏上剥离。12月22日上午10点,张光全完成了他这一天的第一台手术。从手术室走出来,他给病人家属一个“张氏微笑”。
低着头、弯着腰,手术中张光全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最长13个小时都做过。”张光全说。对于一个年近六旬的人来说,连续站上十多个小时,绝对是个体力活,“在手术台前,精力很集中,还不觉得累,手术完后就会感到腰有点直不起来,要缓一阵子。”拿起篆刻刀
精湛刀功练就“肝胆张”
晚上10点半,查完最后一次房,张光全一天的工作宣告结束。手术刀刚放下,他又换上了篆刻刀。家里书房的墙上,挂着他篆刻的作品:“水滴石穿”、“天府之国”、“峨眉烟云”……
与篆刻刀结缘,已经是32年前的事。1982年,刚入行不久的张光全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篆刻师傅杨允中。“看起来很随性,但又刚劲有力。”张光全一边翻看自己的作品一边说。后来,他拜师杨老学习篆刻,一有空就钻进书房里,拿着篆刻刀和一块石头,一刻就是几个小时。
在张光全看来,刻印章和做手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篆刻对手指的灵活度要求很高,而张光全也把这当做提高动刀技术的一种方式。这样的“独门秘籍”造就了他精湛的“刀功”,也叫响了他“肝胆张”的名号。爱“武”也爱文
曾是校园文学才子
“刀不离手”的张光全,也写得一手的好文章。年轻时,他是学校有名的文学才子。学医的人,有永远都看不完的专业书籍、期刊,但他的书柜里从来不乏文学类的书籍。“我也喜欢看报,华西都市报上讲的很多故事,读起来很有味道,从报纸上读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张光全说。
在家人和同事眼中,张光全是个懂得生活、很诗意的人,医院院刊的刊名“沙河梧桐树”就是他起的。“当时大家想了很多点子,一直都觉得少了些特色,我们医院就在沙河边上,这里种了很多梧桐树,我就想到这个名字,大家都觉得不错。”张光全一脸得意的神色。
“文艺”的张光全也是个科幻迷,周末,他也会带着妻子去电影院看科幻电影。“我们科室要负责不少科研项目,压力大的时候,看科幻片很能减压。”张光全说,“在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些超前的想法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记者吴冰清
原标题:上班手术刀下班篆刻刀外科医生“刀不离手”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