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年建成保障房26万套 超额完成年初目标
人民网南京12月30日电 (朱殿平、实习生朱亮)住房问题关系百姓民生。作为2014年江苏省政府确定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江苏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基本建成26.55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同时,江苏各地也对补偿安置政策做出了积极探索,通过货币补偿等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安置需求。
保障房基本建成26.55万套 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高楼林立、绿树环绕,在镇江市官塘新城北部,离市中心大市口仅3公里之遥的官塘绿苑棚户区安置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除了绝佳的区位、便捷的交通,该工程全部按照绿色二星建筑的标准设计,小区楼顶全部采用了生态化雨水回收系统、光伏系统,建筑标准远超正常商品房的配置标准,这也成了该保障房项目的最大亮点。
如意江南是镇江市另一处棚户区居民拆迁安置小区。原地安置的退休老干部张宇说,自己家住2栋2701室,新房面积138.5平方米,而改造之前的老房只有121.5平方米,“原来棚户区的房子大都破烂不堪,一到下雨天,房屋到处漏水,居住条件非常差,周边环境也恶劣”。两年前,自镇江市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后,这一片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今年初,江苏省政府公布的2014年“十大民生实事”中就提出,2014年要完成建成23万套、新开工26万套的保障房建设目标,其中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要完成16万套。像张宇这样的居民不在少数。临近年末,记者从江苏省住建厅获悉,“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成为不少老百姓心中最暖心的事情。据悉,今年江苏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6.55万套,新开工27.75万套,其中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超过18万套,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保障房建设目标。
优化补偿安置政策 满足多元化需求
以往,在对被征收房屋的居民进行住房安置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一是抑制了百姓的多元化住房需求;二是安置房建设周期长,被征收拆迁户长期在外租房居住,高层安置房过渡期往往超过三年;三是腾仓费用逐年增加,如镇江市在拆迁高峰期时,在外腾仓住户约2万户,年支出腾仓费用4.5亿元;四是拆迁安置房竣工交付使用后物业费收缴率不高,后续管理工作难度大。
为了解决拆迁逾期安置矛盾,江苏各地在如何引导货币补偿方面进行了探索。以镇江市为例,该市将货币补偿的补助比例由10%提高至15%,将补助金额也纳入房屋补偿款,给予减免契税优惠,并在征收补偿安置工作中设置奖励标准,在签约期内签约的住户可享受到10000元/户以及300元/㎡的奖励。“2012年以前,被征收的群众更愿意选择房屋置换,占到了60%左右,但是自提高货币补偿的补助以来,征收群众选择货币补偿的比例大大提升,由原来的40%提高至现在的75%。”镇江市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蒋勇介绍。
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持续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力争到2015年底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70万套目标任务。同时,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适应住房市场发展新常态,在尊重棚户区居民意愿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补偿安置政策,除了货币补助外,还鼓励通过普通商品住房存量市场筹集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房源,更好满足居民的多元化安置需求。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