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战略机遇显现 资本整合动作频仍

10.06.2015  18:18

  “京津冀一体化带来很大机遇。”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沅帆对刚刚成立的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基金持乐观预计。周沅帆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在基础设施方面,尤其是交通方面,跟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京津冀区域42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撬动上百万亿的投资,预计在2020年前,每年投资达到7万亿元,这中间会带来很多机会。

  近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显示,针对京津冀一体化,有大量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专家预计,有可能撬动相关资金投资上百万亿元。日前,浩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基金和中国国际能源矿业基金启动仪式举行。专家表示,各地区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蕴含大量的投资机会,近期资本市场整合的动作愈发密集,正是瞄准国家区域战略实施过程中带来的机会。

  投资京津冀产业转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也表示,《纲要》的发布为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基金的运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是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具体体现。

  浩瀚资产总裁、香港高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邢建岐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京津冀产业基金规模初步定在500亿元以上,其中政府引导50亿元,社会资本450亿元。未来基金投向将对京津冀落后产能进行资源整合,主要扶持一些新能源、新材料做一些前期风投和孵化,培养一些IPO的产业项目,包括新三板这块,也是公司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

  抄底海外能源

  与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基金同时成立的中国国际能源矿业基金,意在抄底海外能源项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会上表示,破解海外能源投资困境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成立相关行业基金来支持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王军介绍,我国能源矿业领域在“走出去”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投资海外能源矿业资源面临诸多限制;海外能源矿业投资链不完整;从我国在海外进行能源矿业投资的风险来讲,风险资本、财务资本普遍存在缺位的情况;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联合。

  王军表示,以成立基金的方式,将各类资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舰队,壮大我们的资本实力,整体增强抵御海外投资遇到的各种风险,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财务风险等,优化海外在整体上的布局,将有效破解海外能源矿业投资的困境。这个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成立基金可以把多种整体联合起来。整体和渠道的多元化,将有效回避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同时为战略投资者后期的投资做好比较完善重组项目的储备。

  二是能够有效完善海外能源矿业投资的链条。能源矿业项目开发主要分三个阶段,种子期、孵化期、成熟期。成立基金就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时期成立不同的资金,支持不同阶段的企业,引导风险资本、财务资本、战略资本,分阶段进入,分散风险。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基金能够很好很灵活地把国有企业遇到的不同问题,以经营的方式非常巧妙地化解,而且能够形成梯度的好的模式,形成正向循环。

  三是能够有效控制能源矿业投资不同领域的投资风险,除了其本身资产多元化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之外,基金还可以通过对投资品种、区域、项目阶段进行不同的配置,把投资组合的风险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样能够有利于海外能源矿业资产投资可持续性配置的多元化,十分有利于分散风险。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3万多亿元的外汇储备也可以壮大我国海外能源矿业的投资实力,通过基金、注资的方式,把庞大的外汇储备变为资源储备。”王军认为,我国3万亿元的外汇储备在未来也面临着保值、增值的压力,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走出去”,获取能源矿业资源,既是外来国家鼓励的一个优惠方向,也是我国藏汇于民、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渠道,同时也是我国整个社会资本开辟海外投资渠道非常好的平台。